林寿图
林寿图(1821-1897),闽县(今福州)人,晚清政治人物。同治年间为官,曾为陕西和山西布政使。
道光元年(1821年)出生。[1]同治年间(1863)担任顺天府府尹。[2]林寿图与西安将军库克吉泰,宁夏将军穆图善彼此相善,但和晚清四大名臣左宗棠素有嫌隙。后因左宗棠为西征粮台督办兼西安制造局督办袁保恒[3]奏请专折奏事,被排除于事务外而心生不满。于同治八年(1869年)底向陕西巡抚刘典告假,回原籍省墓。左宗棠遂趁此机会,保袁保恒至布政使衙门接替其事务。又向朝廷拜折,请朝廷准予林寿图回籍休养。朝廷遂命林寿图以原品休致。林寿图接到圣旨后,大病一场。[4] 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爆发,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奏称前陕西藩司林寿图在籍服满,如果沈葆桢前去台湾稍有不测,可望朝廷指派林寿图坐镇福建后方,后得到朝廷准许,并稽查马尾造船厂与查看海口布防,[5]在福建沿岸效仿西式工法建设多座砲台[6]后至书院教书度日,于光绪七年(1881年)退隐。光绪十年(1884年),因中法战争再起并泼及到福建,受到同出身福建的时任吏科给事中万培因推荐,作为福建团练大臣。[7]光绪二十三年去世。[8]
家人
轶事趣闻
左宗棠遇人常自称「今亮」(当今诸葛亮),后因林寿图将「诸葛亮」之「诸」字换为「猪」字来嘲讽他,左宗棠遂不再以「今亮」自称。据传这也是左宗棠与林寿图结下梁子的原因。
参考数据
- 林寿图《东坡密州诗云:“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余生距今三十九矣,辄用以自警》,此诗作于己未年(1859)。(林寿图《黄鹄山人诗初钞》卷10)
- 中国第一历史文件馆,《军机处剿捕档同治元年十一月份(微卷:41)》(北京市:中国第一历史文件馆),页431-434。
- 《清史稿·卷418·列传205》
- 左宗棠升官笔记 参卷 汪衍振 着 ISBN 9789862194102
- 左宗棠等撰,《船政奏疏汇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 172)》(台北:文海,1975年,第一版),页423-425。
- [清]文庆,《筹办夷务始末(v.7)》(台北市:台联国风,1972年,再版),页2201-2203。
-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v.6》(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新1版),页233-235。
- 谢章铤《赏四品顶戴团练大臣前陕西山西布政使林公墓志铭》谓其“得寿七十有七”,可推知其卒年。
- 《谢章铤集》 陈庆元, 陈昌强, 陈炜着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