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本地話
東江本地話,又稱水源話或蛇話,民間通稱本地話,是廣東省東江流域中上游地區一系列內部頗为一致的方言點的统称,主要分布於惠州市和河源市,少數分佈於韶關市的新豐縣,處於客家話的包圍之中。東江本地話在語言分類歸屬上一直存在爭議,現在學術界一般將其歸為客家話的一種次方言。
東江本地話 |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国 |
区域 | 主要分佈在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河源市 及韶關市新豐縣 |
語系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1 | zh |
ISO 639-2 | chi (B) zho (T) |
ISO 639-3 | hak |
歸屬
東江本地話的歸屬一直存在爭議,學界主要分為歸客和歸粵兩個派別,其中前者的支持者較多[1]。在粵東自稱本地話的幾種方言,都屬於客家話-粵語或客家話-閩南語混合,區別僅僅在於客的成分多還是粵、閩的成分多;[2][3]「這種混沌性既是嶺南底層語言與早期中原漢語相互接觸滲透的結果,也是宋元以來客、粵、閩幾種漢語方言雜處一地相互競爭影響的結果。」[2]
1987年黃雪貞撰文比較惠州本地話、梅縣客家話與廣州粵語後指出惠州本地話屬於客家話[4]。同年劉叔新在中國語言學會第四屆年會上提出與之相反的觀點,即惠州本地話屬於粵語,並認為河源的本地話與惠州的本地話性質相同,可以合稱“粵語惠河系”。1987年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將惠州境內的本地話歸於客家話惠州片,而把河源境內的本地話歸於客家話粤中片。1990年周日健在《新豐方言志》中將新豐縣的水源話歸於客家話,並指出其與惠州本地話性質相同[5]。1991年劉若雲在《惠州方言志》中再次將惠州本地話歸於客家話[6]。之後提出本地話屬客的還有傅雨賢,劉鎮發,溫昌衍,項夢冰等人[1]。2007年劉叔新出版了《東江中上游土語群研究》,通過對16個本地話方言點的調查與比較,再次指出惠州和河源的本地話,與新豐縣的水源話屬於“粵語惠河系”[7]。次年侯小英在其博士論文中詳細描寫了6個本地話方言點,提出与劉叔新針鋒相對的觀點[8]。之后莊初升對廣東境內的客家話進行界定,分為“老客家話”與“新客家話”兩種,而本地話係一種“老客家話”[9]。2012年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則將第1版的惠州片與粵中片取消,前者歸於粵臺片梅惠小片,後者歸於粵臺片龍華小片。
名稱與分佈
本地話得名於其使用者的自稱“本地人”,這些東江流域中上游沿岸平原及河谷的居民大多都以“本地人”自居。本地話在惠州也被稱為惠州話或占米話,在河源被稱為蛇話或蛇聲,在韶關的新豐縣被稱為水源話或蛇聲,學術界一般稱其為東江本地話。
本地話分佈於12個縣級行政區內,同時亦被客家話包圍。所有本地話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位於東江幹流或支流近旁,在東江中游分布較密集,上游較稀疏。這些本地話方言點各有自己的特點,雖然相互不同程度地接近,卻都容易區辨開,不易相混同。本地話內部不易分片,但劉叔新[7]和侯小英[8]都認為本地話可粗略細分為中游與上游兩個小片。本地話分佈區域如下[4][5][6][7][8]:
|
語音
聲母本地话的基本声母可归纳如下表,一些声母的音值在不同方言点存在差异[8][10][11]。
|
韻母各地本地话的韵母数量都在50个上下,完整保留了鼻音韵尾[-m][-n][-ŋ]和塞音韵尾[-p][-t][-k][10]。 声调各地本地话的声调数量都在6个左右,惠城和紫金聲調達7個,比其他本地话多保留阳去调[10][11]。
|
歷時比較
通過歷時比較,可以得出本地話具有如下特點:
詞彙
与粤客語的詞彙比較
以惠州惠城本地話為例,其同時與粵語及客語共享大量詞彙,關係密切[1]。
惠州本地 | 廣州粵語 | 梅州客語 | 類型 | 惠州本地 | 廣州粵語 | 梅州客語 | 類型 | 惠州本地 | 廣州粵語 | 梅州客語 | 類型 | |||
---|---|---|---|---|---|---|---|---|---|---|---|---|---|---|
太陽 | 日頭 | 日頭 | 日頭 | 三者同 | 中午 | 晏晝 | 晏晝 | 晝邊 | 惠同粵 | 黑 | 烏 | 黑 | 烏 | 惠同客 |
月亮 | 月光 | 月光 | 月光 | 舌頭 | 脷 | 脷 | 舌嫲 | 窄 | 狹 | 窄 | 狹 | |||
剛才 | 頭先 | 頭先 | 頭先 | 睡覺 | 瞓覺[註 4] | 瞓覺 | 睡目 | 弟弟 | 老弟 | 細佬 | 老弟 | |||
是 | 係 | 係 | 係 | 給 | 畀 | 畀 | 分 | 祖父 | 阿公 | 阿爺 | 阿公 |
一些晚近時代才從廣州話借入惠城本地話的詞語並不符合惠城本地話的字音演變規律[8]。
如“老窦”的“窦”,廣州讀如不送氣音聲母開頭,惠城本地話按演變規律應為送氣音聲母開頭,但是實際上惠城本地話沒有送氣音的讀法[8]。
特徵詞
本地話有一批內部比較一致,而少見或不見於其他漢語方言的特徵詞[8]。
惠城 | 博羅 | 源城 | 連平 | 龍川 | 和平 | 備註 | |
---|---|---|---|---|---|---|---|
肚子 | 肚胈 | 肚胈 | 肚胈 | 肚胈 | 肚胈 | 肚胈 | 《集韻》:胈,白肉也。肚胈亦見於興寧一地客語。 |
宰殺 | 捋 | 捋 | 捋 | 捋 | 捋 | 捋 | 由宰殺禽類時候的順毛動作引申為宰殺家禽牲畜。 |
踩 | 蹃 | 蹃 | 蹃 | 蹃 | 蹃 | 蹃 | 《廣韻》:蹃,踐也。側重於無意的踩踏動作。 |
抬頭 | 仰 | 仰 | 仰 | 仰 | 仰 | 仰 | 《廣韻》:仰,偃仰也。 |
忘記 | 忘記 | 漏記 | 漏記 | 忘記 | 漏記 | 漏記 | 本地話的創新說法。 |
害怕 | 惶 | 惶 | 惶 | 惶 | 惶 | 惶 | 《廣韻》:惶,懼也。 |
舅舅 | 舅爺 | 大舅 | 舅爺 | 阿舅 | 舅爺 | 舅爺 | 亦常見於吳語的方言。 |
我 | 我 | 我 | 我 | 我 | 我 | 我 | 本地話“我”音[ŋɔi]陰去,此外僅見於少數粵語的方言。 |
註釋
- 如放、肺、肥等字。
- 如闻、文、问、物、雾、舞等字。
- 中古時聲母為全浊塞音的,如步、弟、巨等字;聲母為全浊塞擦音聲母的,如自、直等字。
- 瞓的本字即“”。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 書籍
- 周日健. . 廣州: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12. ISBN 7-5361-0573-8.
- 刘若雲. . 廣州: 廣東科技出版社. 1991.02. ISBN 7-5359-0658-3.
- 劉叔新. .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7.07. ISBN 978-7-5087-1716-6.
- 练春招; 侯小英; 刘立恒. . 客家研究文丛.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10. ISBN 978-7-5623-3365-4.
- 論文
- 黄雪贞. . 方言. 1987, (4): 255–263.
- 温昌衍. . 客家研究辑刊. 2003, (2): 28–29.
- 张文科. (硕士论文). 山东大学. 2005.
- 侯小英. (博士论文). 廈門大學. 2008.
- 庄初升. . 东方语言学. 2008, (2).
- 严修鸿. . [202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6).
- 严修鸿. . .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12.
- 侯小英. . 学术研究. 2017, (7): 15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