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钺
李
李钺 | ||
---|---|---|
大明兵部尚书 | ||
籍贯 |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祥符县 | |
族裔 | 汉族 | |
字号 | 字虔甫 | |
谥号 | 恭简 | |
出生 | 成化元年(1465年)十月初一日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祥符县 | |
逝世 | 嘉靖五年(1526年)九月二十七日 京师 | |
配偶 | 配林氏,累封淑人 | |
亲属 | 李惠、李懋恭、李懋功(子) 李弁(孙) | |
出身 | ||
|
生平
弘治正德年间
弘治五年壬子科举人,九年(1496年),登丙辰科进士,大理寺观政,十一年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十四年处理河东盐政,有所省望,十六年考绩回京,十七年巡按福建,监临乡试,不久称病告归。正德元年(1506年)病愈,改浙江道御史,刷卷京畿,与同官陈述事,称中官李兴、宁谨、苗逵、高凤等罪,而请求罢免尚书李孟抃、都督神英,没有得到武宗批准。此后因母亲及父亲丧事归乡。刘瑾厌恶李钺弹劾其党羽,于是借其他事情罚米五百石输边。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事败后,恢复官职,改任山东道御史,之后出任巩昌府知府,六年擢升为四川按察司副使。巡抚林俊委托其与副使何珊讨伐流贼方四并获胜,此后赐金加俸,九年升任陕西按察使,再超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兼提督雁门等关。十一年蒙古入侵白羊口后,李钺猜出其进犯意图,并与延绥援将安国、杭雄击退,此后加俸一级,之后征讨武廷章等叛乱等,十二年召回朝中,佐理都察院事[1]。十三年奉命赈济京畿内饥民。
嘉靖年间
明世宗继位后,李钺升任兵部右侍郎,转兵部左侍郎,署掌部事。嘉靖元年(1522年)春以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巡视陕西边关,至固原后,复奉诏出任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最初抵达固原后就遇到敌寇,因援兵不止,于是下令打开诸营门,昼夜不关。蒙古怀疑其有备,不敢进犯;于是他用炮击,敌寇退去。期间增加防备、并招募兵源,不久,蒙古再次侵犯平凉、邠州,李钺令游击时陈、周尚文等人埋伏获胜。此后又在延绥设伏而获胜。但是言官称邠州失事罪过,请求罢免总兵官刘淮、巡抚王珝等,并及李钺。世宗罢免刘淮,但留李钺立功,李钺自请罢免归乡,没有得到批准。当时贼寇杨锦等进犯延绥,杀指挥翟相,李钺逮捕擒拿。嘉靖二年,因塞外没有军警,请求召还,给事中刘世扬请求留任。但世宗仍然召还李钺,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此后召还,入掌都察院事[2]。
嘉靖四年(1525年),接替金献民为兵部尚书、侍经筵、兼提督十二团营。因与武定侯郭勋发生冲突,而被诬陷夺俸。不久,李钺病情加重,再三请求致仕,被批准后,还未归乡,就于嘉靖五年(1526年)九月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二。赠太子少保,遣官护丧归葬。数年后,赐谥恭简[3]。
家族
其先宛平人,五世祖李庭吉元季避兵乱,携子顺成南迁祥符。顺成生仲斌,仲斌生大用,大用生景隆,号拙庵,生四子:李锦、李铠、李钺、李铭。
李钺有四子:长子李惠,丁丑进士,官行人司行人,武宗南狩,以谏死,赠监察御史,娶魏氏。次子李懋恭,官生;次李悊,娶刘氏,元配林氏所出。次李悫,娶刘氏,侧室出。女婿董汉。孙李昪、李旦、李昌。
参考文献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9):“李钺,字虔甫,祥符人。弘治九年进士。除御史。巡视中城,理河东盐政,历有声绩。正德改元,天鸣星变。偕同官陈数事,论中官李兴、宁谨、苗逵、高凤等罪,而请斥尚书李孟抃、都督神英。武宗不能用。以丧归。刘瑾恶钺劾其党,假他事罚米五百石输边。瑾败,起故官,出为巩昌知府,寻迁四川副使。巡抚林俊委钺与副使何珊讨败流贼方四等,赐金加俸。迁陕西按察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寇入白羊口。钺度宣、大有备,必窥岢岚、五台间,乃亟画战守。寇果犯岢岚,钺与延绥援将安国、杭雄败之。加俸一级。寻讨平内寇武廷章等。召入理院事。”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9):“世宗即位,历兵部左、右侍郎,出总制陕西三边军务。钺长军旅,料敌多中。初至固原,寇入犯,援兵未集。钺下令大开诸营门,昼夜不闭。寇疑有备,未敢逼。乃炮击之,寇引去。以其间增筑墩堡,谨烽堠,广储蓄,选壮勇为备。未几,寇复深入平凉、邠州。钺令游击时陈、周尚文等,分伏要害遏其归,斩获多。钺策寇失利必东犯延绥,檄诸将设伏待。寇果至,又败去。已而言官论邠州失事罪,请罢总兵官刘淮、巡抚王珝等,并及钺。诏夺淮职,责钺图后效。钺自劾乞休,不许。盗杨锦等剽延绥,杀指挥翟相,钺讨擒之。嘉靖二年,以塞上无警召还。给事中刘世扬请留钺陕西,而久任诸边巡抚。帝卒召钺,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入掌都察院事。”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9):“四年,代金献民为兵部尚书兼督团营。中官刁永等多所陈乞,帝皆许之。又录司礼扶安家八人官锦衣。南京守备已三人,复命卜春添注以往。御马监阎洪因军政,请自考腾骧四卫及牧马所官。钺累疏力争,帝皆不纳,至责以抗旨,令对状。钺引罪乃罢。武定侯郭勋以会武宴列尚书下,疏争之。钺言:「中府官之有会武宴,犹礼部之有恩荣宴也。恩荣,礼部为主,会武,中府为主,故皆列诸尚书之次。宴图可征,不得引团营故事。」帝竟从勋言。锦衣革职百户李全奏乞复任,钺请治其违旨罪,帝不问。于是官旗郑彪等皆援全例以请,钺执奏如初,而疏有「猿攀狐媚」语。帝恶之,复责对状,夺俸一月。钺既屡谏不用,失上意,且知为近幸所嫉。会病,遂再疏乞休,许驰驿,未行,卒。赠太子少保,遣官护丧归葬。久之,赐谥恭简。”
官衔 | ||
---|---|---|
前任: 王珝 |
明朝山西巡抚 1514年-1517年 |
继任: 张𫋻 |
前任: 秦纮 |
明朝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 1522年-1523年 |
继任: 杨一清 |
前任: 金献民 |
明朝兵部尚书 1525年-1526年 |
继任: 王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