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宗
李太宗(越南语:/;1000年—1054年),名李佛玛(越南语:/),又名李德政(越南语:/),越南李朝第二代君主,1028年—1054年在位,庙号太宗,尊号开天统运尊道贵德圣文广武崇仁尚善政理民安神符龙见体元御极亿岁功高应真宝历通玄至奥兴龙大定聪明慈孝皇帝[1]。
李太宗 | |
---|---|
大瞿越皇帝 | |
在位时间:1028年—1054年 | |
前任:李太祖 | |
继任:李圣宗 | |
![]() 李八帝庙中的太宗像 | |
朝代 | 李朝 |
年号 | 天成1028年—1034年 通瑞1034年—1039年 干符有道1039年—1042年 明道1042年—1044年 天感圣武1044年—1049年 崇兴大宝1049年—1054年 |
姓名 | 李佛玛 |
庙号 | 太宗 |
尊号 | 开天统运尊道贵德圣文 广武崇仁尚善政理民安神符龙见 体元御极亿岁功高应真宝历 通玄至奥兴龙大定聪明慈孝皇帝[1] |
其他称衔 | 开天大王(封太子前) 南平王(宋朝册封) |
别名 | 李德政 |
出生 | 1000年7月29日 |
逝世 | 1054年11月3日 | (54岁)
陵墓 | 寿陵 |
父 | 李太祖 |
母 | 灵显太后黎氏 |
生平
李佛玛自小仁哲通慧,文武大畧,六艺无不精谙,李太祖时,太祖曾说「将家子当效军旅事,安用导从乎。」,年幼的李佛玛回答说「导从奚间扵将家子哉。如间之,何独不在丁而在黎乎。由天之命耳。」,李太祖闻而惊异,于是自始开始钟爱李佛玛,在即位后便立李佛玛为太子,后又加封为开天王。其后曾被任命为元帅,南击占城,李佛玛成功于龙鼻山大破占婆军,并生擒其将而还。
李太祖去世后,李佛玛的三个兄弟进行武装叛乱,并在广福门设伏,企图待李佛玛抵达时袭击他,但被李佛玛先一步察觉发现。在经过与内侍李仁义讨论后,李佛玛下令黎奉晓等率宫中卫士开门出战,平定叛乱。接着又先后平定爱州,彘源州和驩州之乱,不久后李佛玛被宋朝册封为“交趾郡王”。
内政上,自1039年开始,李佛玛创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官僚体系;又立法保护耕牛;铸明道钱以在境内流通;分天下官道为诸「弓」,在「弓」这单位下,各设驿站以方便传递政令;教宫女职成锦绮;亲耕籍田,鼓励农耕,又时常减免民间赋税等。1042年,当时越南社会狱讼烦扰,法吏拘律文务为深刻,李太宗因而下令制定刑律汇编《刑书》以改善法律,至是治狱之法坦然甚明,民间百姓皆以为便,该书是越南法制史上第一部成文的律书,对越南法律发展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军事上,李佛玛特别注重整顿军队,尝分禁军为十二衞,又发府库噐械,颁授诸军,亦尝诏造龙、凤、鱼、蛇、虎、豹、鹦鹉战舰数百余艘,加强军备。他亲自率军并在越占战争击败占婆,追斩三万级。他还曾擒斩广源州侬全福,并与其子侬智高较量,夷其城池。皇祐五年(1052年)狄青出征前往平定广西境内的侬智高叛乱,余靖邀请李德政参与平乱,李太宗答允了,当时宋朝也发了缗钱三万赐李朝为兵费,又许平定叛乱后加以重赏,但狄青担心「假外兵以除内寇,非我利也。以一智髙,两广力不能制,乃假外境兵,其或因而起乱,何以御之?」,最终将李太宗的军队赶回。
1054年,李佛玛病逝,其长子李日尊即位,宋朝赠李佛玛为侍中、南越王,赙赍甚厚。他被认为是越南历史上的英主之一,他身后政权交接非常顺利,后人多认为系李佛玛创立的官僚体系之功。越南史官甚至称李太宗「沉几先物,同符汉光(武帝),征伐四克,比迹唐太(宗)」
注释
参考资料
![]() |
越南语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作者:李太宗 |
- Tarling, Nichola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Volume One, Part On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Express, 1999. ISBN 0-521-35505-2
太宗皇帝李佛玛 | ||
前任: 李太祖 |
越南李朝君主 1028年-1054年 |
继任: 李圣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