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
木鱼是一种木制的敲击乐器,常见的团鱼形木鱼形状为类近拳头状的圆球体,中间部份为空心,以作为声音共振和免提之用。圆球体一边留有音孔,作用和小提琴的F型孔相同,都是让经免提后的声音可以传开;另一边则另加上长而扁的外边,以方便用手或固定在支撑架上。演奏方法以利用鼓棍或小木锤,敲打乐器外侧的共鸣区以发出声响。木鱼的尺寸可有不同大小,体积越大音高越低。

木鱼
木鱼在唐玄宗时期即用于道教法器,《历代崇道记》记载,衢州建观穿地得一鱼,可长三尺,其状似铁 ,微带紫碧色,又如青石,光莹雕隽,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响,其鱼亦不能名,遣使进贡,帝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
此外,佛教中「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怀海禅师《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因为鱼睡觉时是不会闭上眼睛,所以雕刻木鱼形象,乃取其意为精进、不懈怠。
用途
宗教方面

朝鲜式木鱼。

0.91米宽,雕刻有精致花纹的巨型木鱼。
由于木鱼在道教礼仪中是其中一样重要的乐器及法器,在唐朝时期,佛教亦有所借鉴。在亚洲国家的宫观、寺庙中,都很容易找到体积较大的木鱼,用于较隆重的仪式念经等场合,另外较小体积的,则常于一般早晚或晚课时使用。在庙宇中使用的木鱼,会以厚软垫置妥,便能保持木鱼的共振。
注释
- Blades, J. (1992).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nd Their History. p. 115, pp.394-395.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木鱼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