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性空

有性空梵语),又称法法相空所有所有空,大乘佛教术语,是一种空性的见解,为四空之一。

字源

有性空(梵语)是一个复合名词,由()及空性()两个名词合成,其意为,,是空性的。

概论

大般若经中,将十八空等空性见解,归结为四空,也就是有性空、无性空、自性空与他性空四者[1]。其中,有性空中的有性,或译为有法,指的是五蕴。五蕴的本质为空性,称为有性空[2][3]

注释

  1. 《大般若经》卷51;「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即能悟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
  2. 《大般若经》卷51;「云何有性由有性空?有性谓五蕴,此有性由有性空,五蕴生性不可得故,是为有性由有性空。」
  3. 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何等名法、法相空?法名五众,五众空,是名法、法相空。」〈大智度论〉:「法法相空者。一切法中。法相不可得。如色中色相不可得。复次、法中不生法故。名为法法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