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

泰语:皇家转写)指泰国中部地区的地名,西方国家将这个词翻译作「Siam」。

汉字文化圈习惯把,与附近的国家罗斛合称,也是汉字文化圈历史上长期对泰国的称呼。印光法师:「唐时亦无暹罗之名,彼系两国:一暹国,一罗斛国,后并为一,遂名暹罗。」[1]

「暹」之名自素可泰王朝时期就已出现。此后的阿瑜陀耶王国吞武里王国拉达那哥欣王国数个时期都使用「暹」作为国名,并为周边国家所知。至拉玛四世王在位期间,「暹」被确定为这个国家的正式国号。在同西方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使用的国号就是「暹」。

1939年6月23日,国号改为「泰王国」。此后曾于1945年9月8日改回「暹王国」,至1949年5月11日复改为「泰王国」并沿用至今。

参考文献

  1.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暹罗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出自《明史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元史/卷252》,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528》,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