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俨
智俨(602年—668年),天水人,隋唐高僧,华严宗二祖。[2]
| ||
---|---|---|
![]() | ||
出生 | 602年 天水秦安县 | |
圆寂 | 668年 陕西长安终南山 | |
著名成就 | 华严二祖 | |
宗派 | 华严宗 | |
头衔 | 云华尊者 | |
徒弟与学生 | 义湘、法藏、慧晓、道成 | |
著作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四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无性摄论疏四卷》等[1] |
简介
智俨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其父为申州参军赵景。大业九年,[2]法顺请求赵景夫妇带走智俨。智俨随后学习梵文,并受出家戒。二十岁受具足戒,到处参学,遍听《四分》、《八犍陀》、《成实》、《十地》、《地持》、《涅槃》等经律论。从学静琳,获得《华严经》,于是决意学《华严》。后求学于智正法师,从事六相义,释《华严经》、授《摄大乘论》[3]。[2]后在云华寺讲说《华严经》,宗风大振,法藏于时投在门下。时称云华尊者,或至相大师。后于唐总章元年在清净寺圆寂[4]。
师承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