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公司


晨星公司英語:NASDAQMORN),是美國一家對全球資本市場與基金有獨立投資研究的權威評級機構,其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州芝加哥,也是全球從事基金評級業務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是由美國億萬富翁等級企業家喬・曼索托於1984年所創立。晨星公司在29個國家設有業務,其研究和建議對資產管理行業具有影響力,而晨星分析師的積極或消極的建議可以使資金流入或流出基金[3][4]。截至2020年9月30日,該公司通過其資產管理部門管理的資產超過2,440億美元[5][6]。該公司還為專業投資者提供數據平台和軟件,其中包括 Morningstar Direct 和 Morningstar Advisor Workstation。

晨星公司
Morningstar, Inc.
公司類型公開
股票代號NASDAQMORN[1]
羅素1000成份股、羅素2500成份股、羅素3000成份股
ISINUS6177001095在维基数据编辑
成立1984年1984
創辦人喬・曼索托
代表人物主席:喬・曼索托
CEO:庫南・卡普爾()
總部 美國芝加哥
产业投資研究資產管理
營業額 17亿美元(2021年)[2]
2.57亿美元(2021年)
1.93亿美元(2021年)
資產管理規模 2,494億美元(2021年)
員工人數9,556人(2021年)
主要子公司DBRS MorningstarSustainalyticsPitchBook Data
网站www.morningstar.com

公司沿革

成立以前

1982年,當喬・曼索托回顧了他向幾位知名基金經理要求的共同基金年度報告時,萌生了晨星計劃(Morningstar)的想法[7]。然而,直到哈里斯協會(Harris Associates)擔任股票分析師一年後,看到基金行業和潛在競爭對手近在咫尺,他才確信機會就在這裡[7][8]

公司成立

1984年,喬・曼索托在芝加哥的一間臥室的公寓中創立晨星(Morningstar),初期投資為80,000美元[9]。晨星這個名字取自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所著的《沃爾登》(Walden)中的最後一句話: “太陽不過是晨星”[9][10]

1998年,晨星公司與軟銀集團在日本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1999年7月,晨星公司獲得來自軟銀集團的9100萬美元投資,軟體銀行取得晨星公司20%的股份[10][11]

公開上市與擴張

2005年5月3日,晨星進行了首次公開發行,以每股18.50美元的價格發行了7,612,500股[12]。晨星的上市方式值得注意。他們選擇遵循Google的腳步,並使用公開發行的方法而不是傳統方法。這使個人投資者可以對股票的價格進行出價,並允許所有投資者享有平等的機會。

2006年,晨星收購伊博森公司 (Ibbotson Associates, Inc.),一家投資研究機構[13]。2007年,晨星收購標普全球的全球基金數據業務[14]

2010年,晨星收購信用評級機構 Realpoint,並開始為機構投資者提供結構性的信用等級和研究[15]。同年,晨星以1,830萬美元收購 Old Broad Street Research Ltd. (OBSR),一家英國基金研究,評級和投資諮詢服務提供商。收購完成後,命名為 Morningstar OBSR[16]

2014年,晨星收購 ByAllAccounts, Inc.,一家金融應用創新數據聚合技術提供商[17]

2016年,晨星以大約2.25億美元收購 PitchBook Data 的剩餘所有權[18]。同年9月,晨星公司宣布已任命庫納爾·卡普爾(Kunal Kapoor)為首席執行官,自2017年1月起生效,曼索托同時擔任執行主席。,

2019年,晨星以6.69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信用評級機構 DBRS。收購完成後,DBRS 與晨星信用評級業務結合[19]

2020年,晨星達成收購 Sustainalytics 的協議,一家專門研究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見解的研究和評級公司[20]。同年,晨星同意收購 PlanPlus Global,一家總部位於加拿大的財務計劃和風險評估軟件公司[21]

2021年,晨星宣布將以3500萬英鎊收購澳大利亞財富管理平台 Praemium (ASX: PPS) 的英國及國際(包括澤西島、香港和迪拜)業務。[22]

2022年,晨星宣布將以6億至6.5億美元收購標普全球的 Leveraged Commentary & Data (LCD) 業務,一家專門提供槓桿貸款市場數據公司[23]

主要十大股東

截至2021年2月,喬・曼索托擁有晨星已發行股票的約44%[24]

排名 股東名稱 持股量 (百分比)
1 Select Equity Group 2,235,907 (5.22%)
2 領航投資 (Vanguard Group) 2,003,694 (4.68%)
3 Kayne Anderson Rudnick Investment Management 1,792,120 (4.18%)
4 BAMCO 1,337,835 (3.12%)
5 Atlanta Capital Management 1,327,700 (3.10%)
6 富達投資 (Fidelity) 956,415 (2.23%)
7 貝萊德 (BlackRock) 907,098 (2.12%)
8 Wasatch Advisors 841,717 (1.97%)
9 摩根大通 (J.P. Morgan) 647,189 (1.51%)
10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601,670 (1.41%)

企業文化

晨星推崇平等、自由的企業文化,芝加哥總部新辦公樓內所有人員均無封閉辦公室,包括CEO本人也與普通員工一樣在開放式的辦公室裡有一張辦公桌,充分體現了晨星的平等與開放文化。公司活動相對其他金融業企業較多,包括夏季在芝加哥總部辦公室天台上舉辦露台派對,季度團隊活動以及年終舞會等。放鬆的公司文化與金融行業傳統的嚴肅死板大為不同,也因此吸引了眾多富有天賦的員工。

產品及服務

晨星公司服務的對象有金融顧問、資產管理公司、退休計畫供應商和贊助者及個人投資者。晨星提供投資項目的資料,包括股票、共同基金、指數股票型基金(ETF)、類似工具,還有及時全球市場資料,關於股票、指數、期貨、選擇權、商品和貴重金屬等。而公司產品及服務包括:

Morningstar Investment Management

晨星公司通過其投資管理子公司為客戶諮詢和管理超過2,150億美元的資產。

Morningstar Advisor Workstation

Morningstar Advisor Workstation 是一種網站為基礎的投資計畫系統。

Morningstar Direct

Morningstar Direct 是一個軟件平台,可提供數據和分析功能,以幫助機專業構投資經理制定新產品和投資組合。該產品主要基於雲端運算[25]

Morningstar Indexes

Morningstar Indexes 是一套投資指數,針對特定市場,例如中國基金市場所研究開發的指數係列,旨在及時、忠實地記錄和反映該基金市場發展的歷史、現狀及其趨勢,為投資人提供資產分配模型和投資收益分析的工具。

風險評級

晨星對公開交易的共同基金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評級分類,提供簡化篩選基金的工具,幫助投資人快速了解並評估一檔基金。晨星的星號評級,會將基金排名分為1-5顆星。這些排名根據該基金的報酬、風險、費用,與同類基金的表現相比得出,每檔基金分別有3年、5年、10年的風險評級,並合併為總體評級。晨星評級的基金,至少要有36個月總報酬率才會有基金評級,晨星的評級機制是以基金過往表現,用客觀方式分析,按調整風險後收益(MRAR)作表現排名,評級結果主要是找出值得再進一步研究的基金,並非買賣的建議。

信貸評級 (NRSRO)

2010年,晨星收購了 Realpoint,後者是私募股權巨頭 Capmark Finance 的前部門,並且是一家全國認可的統計評級組織 (NRSRO)[15]。該公司更名為晨星信用評級,並與標準普爾穆迪惠譽國際和類似的華爾街公司競爭,以提供對結構性債務產品(包括抵押支持證券和資產支持證券)的研究和評級[26]。如今,Morningstar信用評級對結構性金融產品(CMBS、RMBS、CLO)和公司/金融機構均發布信用評級[27]

在2019年5月29日,晨星宣布通過以6.6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DBRS 來顯著擴大其評級業務的廣度和範圍[19]

投資研究方法

晨星堅持對證券和資產的基本面進行分析。對基金和保險產品的分析將追溯至其投資組合的具體證券品種。晨星並不預測股票價格等短期內的市場波動和走勢,而是通過計算公司真正的內在價值,判定其市場價格是否背離了公司本身的價值。在投資理財計劃方面,晨星認為,個人投資者應當了解投資的過程和原則,在投資組合層面考慮投資策略和行為。因為能否實現適合個人境況和要求的理財目標,是衡量投資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在外國的分支機構

晨星公司全球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另在29個國家設有37個區域辦事處,包括紐約倫敦香港東京巴黎悉尼深圳等地。

晨星日本

晨星日本 (東證1部4765) 是日資思佰益 (SBI Holdings) 與晨星公司的合資企業,前者持股48.82%,而後者佔33.19%。

獎項及殊榮

投資相關

  • 2013年,12位股票研究人員獲得《華爾街日報》的最佳研究員稱號
  • 2014年,晨星平板應用軟件獲得 Tabby Awards Finalist 獎項
  • 2015年,榮獲投資周刊市場創新獎
  • 2016-2019年,連續四年榮獲《亞洲私人銀行家》評選的最佳服務提供商(基金研究)殊榮
  • 2017年,榮獲《亞洲私人銀行家》評選的最佳市場數據提供商獎項
  • 2021年,晨星旗下的 Sustainalytics 榮獲 IFR Awards 的 ESG Opinion Provider of the Year 2020
  • 2021年,晨星旗下的 Sustainalytics 榮獲 ESG Investing 評選的 Best ESG Ratings Provider for 2021
  • 2021年,晨星旗下的 Sustainalytics 榮獲 Environmental Finance 評選的 External assessment provider of the year 2021
  • 2021年,榮獲 Professional Adviser Awards 2021 的 Best Ratings/Research Service for Advisers 獎項、Best Discretionary Fund Manager 及 Best ESG Solution for Advisers 10強

企業管治

  • 2009年,榮獲美國商業研究會評選的最佳雇主101強
  • 2010年,榮獲美國平面設計協會評選的芝加哥設計先鋒獎
  • 2010年,榮獲美國體驗網評選的最佳雇主20強
  • 2011年,榮獲《財富》雜誌評選的全球最佳雇主100強(第95位)
  • 2011年,榮獲布瑞爾街新新人類雇主50強
  • 2011年,榮獲芝加哥講壇評選的最佳雇主100強
  • 2011年,榮獲科倫公司評選的芝加哥最佳發展企業50強
  • 2012年,榮獲《財富》雜誌評選的全球最佳雇主100強(第89位)
  • 2012年,榮獲玻璃門網站評選的最佳雇主50強
  • 2015-2017年,連續三年榮獲智聯招聘評選的中國年度最佳雇主深圳最佳雇主30強
  • 2017年,榮獲由卓越職場(Great Place to Work)評選的美國、加拿大最佳職場

影響力及批評

晨星在投資管理行業被認為是有實力的,該公司的評級和建議通常會影響基金管理的資產。基金經理經常在市場營銷材料中使用公司的“star”評級,而積極的星級會給基金的策略帶來信譽。晨星的分析師和數據經常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等媒體上引用。

2017年10月,《華爾街日報》刊登了頭版專題報導,批評晨星公司的影響力,並質疑該公司評級系統的預測能力。[28] 晨星公司提供了定量分析,顯示高評級的基金優於低評級的基金作為回應,但警告不要將評級用作未來業績的確定性指​​標。[29][30]

2021年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指控晨星允許信用評級分析師調整金融模型,導致債券發行人獲得更好的條款,在某些情況下,減少了投資者的利息收入。而且,晨星未對此番調整進行合規披露。[31]

Morningstar晨星年度基金獎

Morningstar晨星年度基金獎是晨星基金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晨星每年都會從近6,000多只基金中評選幾隻優秀的基金,強調質量並重,得獎基金除了必須在當年度及過去年度都取得理想的績效外,也需具備優質的管理,以反映基金管理團隊對投資人利益的關注。本著服務投資人的精神,Morningstar的遴選方法著重在管理團隊為投資人所帶來的價值,獲獎更是肯定其對投資人的貢獻。

晨星年度基金獎的評選方法包括定量篩选和定性評價。定量篩選考察以下幾個方面:基金當年度以及長期業績、風險、風險調整後收益;基金經理在當年度是否變動;年度費率等。定性評價則考察基金經理任職時間、基金公司管理團隊的穩定性、投資組合與投資策略的一致性等。

資料來源

  1. . 2021-02-26.
  2. . [2021-02-18].
  3. . Financial Times. [2021-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1).
  4. Del Guercio, Diane; Tkac, Paula. .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1-02-01, 37 [2021-02-25]. doi:10.2139/ssrn.286157. hdl:10419/1007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4) ResearchGate.
  5. . [2021-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2).
  6. . Financial Times. [2021-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1).
  7. . [May 3,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8. . [May 3,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9. Fetterman, Mindy. . USA Today. November 14, 2005 [May 3,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2).
  10. . USA Today. February 12, 2001 [May 21,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3).
  11. . 紐約時報. July 9, 1999 [May 3, 2007].
  12. . [May 3,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9).
  13. . Morningstar.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14. . Integrity Research Associates. [February 27,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15. Solsman, Anusha Shrivastava And Joan E. . March 19, 2010 [2021-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www.wsj.com.
  16. . Mornginstar.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17. Cohen, Margaret Kirch. . CISION.
  18. Lerman, Rachel. . Seattle Times. [202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19. Banerji, Gunjan. . WSJ. [2021-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20. .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21. .
  22. . 尊嘉金融. marketwatch. [December 21,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3).
  23. Gottlich, Max. . Seeking Alpha. [2022-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4).
  24. . [February 28,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25. Neal, Ryan W. . www.investmentnews.com.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2).
  26. . Financial Planning. May 5, 2010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27. Beals, Rachel Koning. . MarketWatch.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28. Krouse, Kirsten Grind, Tom McGinty and Sarah. . WSJ.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29. Huebscher, Robert. . Advisor Perspectives. October 29, 2017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30. . www.morningstar.com.
  31. Michaels, Dave.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 17, 2021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外部链接

<noinclude>

<noinclude>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