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词人、文学家。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黄庭坚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张耒并称「晁张」。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传世。晁端友之子。

晁补之

生平

晁补之出身文学世家。真宗时晁炯声名显赫,此后,“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晁补之从弟晁冲之也是江西诗派诗人。晁补之文风和为人都受苏轼影响很深。十七岁时,随父亲晁端友赴任杭州新城令,着《七述》一文,记述钱塘风物。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是其父亲好友,称赞此文时说“吾可以搁笔矣”,又赞他“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后来晁补之通判扬州时,适逢苏轼知扬州,两人有不少唱和之作。

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同年授澶州司户参军[1]元祐初,任太学正,著作佐郎,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

绍圣元年(1094年),知齐州(今山东历城)[2],因修《神宗实录》失实,降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九月三日改贬亳州(今安徽亳县)通判[3],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又贬监处州(今浙江丽水),赴处州途中,丁母忧

元符二年(1099年)为信州(今江西上饶)盐酒税[4]大观末,知达州(今四川达县),未行。改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到官不久卒。葬于任城吕村。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赠直龙图阁。从弟晁谦之编次《鸡肋集》。

家庭

  • 父亲:晁端友
  • 母亲:杨夫人
  • 姊姊
    • 大姊,嫁张元弼,生子张宗奭
    • 二姊晁静,嫁叶助,生子叶梦得
  • 弟弟:晁将之,字无斁
  • 妹妹
    • 大妹,适贾硕,生子贾仲远
    • 二妹,适陈琦
    • 三妹,适瀛州防御推官阎师孟,生子阎伯温
    • 四妹,适进士李公裕[5],生子李相如
    • 小妹,适襄邑县主簿杜钦益
  • 妻杜氏,杜纮之女、杜宽伯之姐
  • 妻杜氏,杜纯之次女。[6]
  • 儿子
    • 长子晁公为
    • 次子晁公似
  • 女儿
    • 长女晁湘,嫁梁颐吉
    • 次女,嫁李稙

广象戏

晁补之根据当时的大象戏,扩充成使用十九路的围棋棋盘的广象戏,增加棋种,并着《广象戏图》,皆已失传。

参考资料

  1. 晁补之谢得请江州太平观表:「生五十一岁,行身未免于悔尤,仕二十四年………」(《鸡肋集》卷55,页419)
  2. 〈齐州谢到任表〉:「臣已于六月十六日到任」即哲宗元祐九年,绍圣元年(1094)。(《鸡肋集》卷55,页415)
  3. 〈亳州谢到任表〉:「九月三日准敕就差通判亳州,于当月二十五日到任」即哲宗绍圣二年(1095)(《鸡肋集》卷55,页416)
  4. 〈信州谢到任表〉:「已于闰九月十二日到任」即哲宗元符二年(1099)(《鸡肋集》卷55,页417)
  5. 鸡肋集。巻六十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进士李公裕墓志铭
  6. 鸡肋集。卷第六十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朝散郎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杜(纯)公行状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