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

基因中,显性(英语:Dominance)是一个基因座中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的表型会表现出来,掩盖了同一基因座中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1][2]。前面的等位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后者则称为隐性(英语:Recessive,俄语:Рецессивность)基因。对于体染色体(除性染色体外的任何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说,其等位基因与所联系的性状可分为体染色体显性()与体染色体隐性()。显性是孟德尔遗传古典遗传学的关键概念。通常显性等位基因可以转译成一个有功能的蛋白质,而隐性等位基因无法转译。

豆荚中的豌豆。

显性的一个经典案例是豌豆种子形状的遗传。豌豆的外观可能是圆滑的或有绉折的,对应于等位基因为。在这个例子当中,会出现3种可能的等位基因组合(基因型),分别是的个体会呈现圆滑的豌豆种子,的个体则会呈现有绉折的豌豆种子。在的个体当中,等位基因会掩盖等位基因的存在,因此这些个体也会呈现圆滑的豌豆种子。因此,等位基因对于等位基因而言为显性,对于则为隐性。通常显性会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则以小写字母表示,这种表示方式成为广泛遵循的惯例。

一般来说,当一个基因存在了两种等位基因版本时(假设为),会有可能出现3种等位基因组合:。如果的个体(同型合子)在部分性状出现不同型态(表型),而的个体(异型合子)则呈现出与个体相同的性状,则等位基因对于等位基因而言可称为显性,反之则可称为隐性。

显性不是单一等位基因的遗传,而是各个等位基因之间的关连性;其中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对第二个等位基因产生显性关连,对第三个等位基因产生隐性关连,对第四个等位基因产生共显性关连。而且,一个等位基因可能会对一个性状的特定部分产生显性,但不会影响此性状有关的其他基因。显性与上位作用不同,上位作用是指一个基因中等位基因的表现,会影响另一个不同基因中等位基因的表现[3]

参见

参考资料

  1. . Oxford Dictionaries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4).
  2. . Oxford Dictionaries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8).
  3. Griffiths AJF; Gelbart WM; Miller JH; et al. . . New York: W. H. Freeman & Company. 1999 [2016-01-14]. ISBN 0-7167-311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0).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