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
生平
易顺鼎是光绪元年(1875年)恩科举人。后来历任河南候补道、广西右江道、广东廉钦道。[1]
曾为刘坤一幕僚。[2]
在台湾民主国乙未抗日时期,往返台湾、大陆两岸为驻守台南的刘永福争取外援。一开始,他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二十五日,台湾民主国成立之后,才向台湾出发,到达台南时,正是其他台湾大员、士绅,如唐景崧、林朝栋、丘逢甲离台之时。他听到刘永福表明粮饷、弹药皆缺时,就主动折返大陆,向张之洞等督抚求援。求援失败,同时又得知日军南下,他又立刻搭船赴台,希望协助刘永福。后来因为与刘永福战守意见不合,才黯然离台。[2]
家庭
参考文献
- 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58页
- 薛化元,台湾开发史,台北市:三民书局,2017年增订六版,第115页
- .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9).
延伸阅读
- 程颂万,易君实甫墓志铭,载 碑传集三编 卷四一
- 李法章,易顺鼎传,载 钟辑,民国人物碑传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