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海
明文海,原称《明文案》,清朝黄宗羲编。
《明文案》作于康熙七年(1668年),最初有217卷[1],约360余家,发掘「埋没于应酬讹杂之内」的「情至之语」,前后历时8年,后扩充为600卷[2],全书凡分28类,即赋、奏疏、诏表、碑、议、论、说、辨、考、颂、赞、铭、箴、戒、解、原、述、读、问答、文、诸体、书、序、记、传、墓文、哀文、稗,未刊行,仅有稿本与抄本传世。《四库全书》收录482卷,删去晚明史料118卷。
本书搜罗广泛,仅明文即征2000余家,经陈垣考证,《四库全书》收录万页以上的著作有31部,而《明文海》为其中之一。又编有《明文授读》六十二卷,是文海的简本,张锡琨〈明文授读·序〉云:“先生明文之选,权舆于《文案》,绝笔于《文海》,而《授读》之集为家传简捷之本。”《四库全书总目》卷190评:“欲使一代典章人物,俱借以考见大凡,故虽游戏小说家言[3],亦为兼收并采,不免失之泛滥。”本书可作为研究明史的基本史料。
注释
- 黄宗羲〈明文案序上〉云 : 「《文案》成,得二百七卷」
- 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原书六百卷,今余姚尚有传钞本。”
- 如:舵师记、渔记、张琴师传、马伶传、汤琵琶传、记女医
参考
- 郭英德:黄宗羲《明文海》的编纂与流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