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昏迷指數
日本昏迷指數(日语:,英語:,簡稱為JCS),是指日本常用的意識障礙程度(或稱意識程度)分類法。
JCS依清醒程度分為三階段,其中再細分為三階段,因此也稱為3-3-9分類法[1]。正式的寫法為「JCS 100」。
定義
I. 用個位數的數字代表清醒程度
- 0:清醒
- 1:雖然有定向感,但有時候會意識不清
- 2:有定向障礙
- 3:講不出自己姓名跟生日
II. 用十位數的數字代表受到刺激時(暫時)清醒的程度
- 10:有人叫自己時會張開眼睛
- 20:有人大喊自己加上用力搖晃時,會張開眼睛
- 30:受到疼痛的刺激跟持續叫喚,勉強才能張開眼睛
沿革與評價
追溯回 1960 至 1970 年代,在腦神經外科醫生先驅提倡下,急性腦動脈瘤的開顱夾除手術(或稱鉗夾手術)首見於日本,加上當時因交通意外造成頭部外傷形成社會問題此一背景,才思及改善原先慣用的分級法,將偏文字表現的說法如「昏迷、半昏睡、昏睡、深層昏睡」等改掉,鈴木二郎、高久晃、竹内一郎、齊藤勇、馬杉則彦、和賀志郎、太田富雄等醫生組成委員會,為正確描述頭部外傷或腦血管病症造成的急性意識障礙,即為頭蓋骨內的病變造成的意識障礙(意即腦疝),經過多方調查後,於 1974 年開發出此一分類法[2]。
原本僅立意用於評鑑頭部外傷或急性腦血管病症(意即腦疝),並無應用在其他狀況之內,但由於正確分類肝性腦病與持續性植物狀態有其困難,從此改變了JCS 分類法的應用方式。JCS 分類法的優點為淺顯易懂,在日本廣為普及。
GCS 認為 JCS 分類法的優點是「睜開眼睛、說話、動作反應」等機能各為三種獨立機能,彼此互不干涉,所以便於分類,缺點為「分類清醒的程度」並無必要。此外,缺點還有 從 3 到 15 區間多達 120 種分數組合,在一次性的急性腦部障礙型的意識障礙中,部分難以定義的病症如精神疾患等,是有可能經由引導或暗示而歸納進特定分類如「能睜開眼睛,但對疼痛無反應」、「手足運動反應算是良好,但言語回應並不佳」等,使用時必須非常小心。
為了彌補上述 JCS 的缺點,Emergency Coma Scale(簡稱為 ECS)分類法於2002年問世[3]。
參考項目
- Watanabe, Yoshiyuki; Nakano, Hiromi; Shigematsu, Kazuo. . BMJ Open. 2013-01-01, 3 (4): e002736 [2019-03-10]. ISSN 2044-6055. PMID 23633419. doi:10.1136/bmjopen-2013-0027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英语).
- 晃, 高久; 二郎, 鈴木; 一夫, 竹内; 則彦, 馬杉; 勇, 斉藤; 肇, 半田; 志郎, 和賀; 富雄, 太田. . 脳卒中の外科研究会講演集. 1975-06-06, 3: 61–68 [2019-03-10]. ISSN 0387-8031. doi:10.14878/scs1973.3.0_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日语).
- Wakasugi, Masahiro; Okudera, Hiroshi; Ohta, Tomio; Asahi, Takeshi; Igawa, Akihiko; Tange, Daisuke. Kanno, Tetsuo , 编. .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Neurotraumatology (Springer Japan). 2006: 400–403 [2019-03-10]. ISBN 9784431285762. doi:10.1007/4-431-28576-8_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