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育平
方育平(英语:,1947年7月10日—),香港电影导演,为香港新浪潮导演之一。毕业于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代表作包括《父子情》、《半边人》及《美国心》等,并三度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2000年移居加拿大[2]。
方育平 | |||||||
---|---|---|---|---|---|---|---|
导演 | |||||||
罗马拼音 | Fong Yuk-ping | ||||||
英文名 | Allen Fong | ||||||
国籍 | ![]() | ||||||
出生 | [1]![]() | 1947年7月10日||||||
职业 | 电影导演 | ||||||
语言 | 粤语 | ||||||
教育程度 | 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荣誉文凭 美国格鲁吉亚大学新闻系学士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系硕士 | ||||||
母校 | 圣马可中学 | ||||||
宗教信仰 | 佛教 | ||||||
出道地点 | ![]() | ||||||
代表作品 | 《父子情》 《半边人》 《美国心》 | ||||||
|
简历
方育平在1947年出生于英属香港,父亲为一名文员,儿时家住筲箕湾浅水码头村,在西湾河的山头长大[3]。1964年毕业于圣马可中学中五年级[4],在兄姊的帮助下毕业于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1967年入读[5]),1971年修读美国格鲁吉亚大学新闻系,1975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系。回港后,在1976年起于香港电台执导多集《塞拉利昂下》电视单元集,曾任香港电台电视部助理编导,1977年编剧兼导演,及后于1981年转战影坛,拍摄了电影首作《父子情》。[6]
导演作品
电视剧
奖项
- 1977年亚洲广播协会:最佳年青导演奖 《野孩子》
- 第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 《父子情》
- 第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 《半边人》
- 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美国心》
- 第10届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大奖:荣誉大奖
参考数据
- 卢子健、何安达. . 天地图书. 1994: 16.
- 魏君子. . 香港: 香港中华书局. 2019: 页493 [2021-05-18]. ISBN 97898885724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 明报. 2009-07-26 [202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1) –Yahoo!新闻.
- . 香港工商日报. 1964-08-01: 9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 . 华侨日报. 1967-08-24: 11 [2023-05-21].
-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09-06-24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 . 香港电台电视节目数据库.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 香港电台电视节目数据库.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 香港电台电视节目数据库.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外部链接
- 方育平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数据(英文)
- 在AllMovie上方育平的页面(英文)
- 方育平在香港影库上的简介
- 方育平在豆瓣电影上的简介 (简体中文)
- 方育平在时光网上的简介(简体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