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昂
生平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进士。授刑部主事,迁郎中。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任江西饶州府知府。时安南(今越南)阮光平降,上京觐见,所过州县、驿站均有馈赠,唯方昂拒绝供给,并说:“国家以威德服四夷,非夸以靡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任江苏苏松道。次年,补江宁盐巡道。嘉庆三年(1798年)擢贵州按察使,迁江宁布政使。不久,因病辞官。着有《坳堂诗集》。《清史稿》有传。[1]
参考资料
- 清史稿.列传 ,336卷:方昂 ,字坳堂,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晋郎中。会秋谳更新例,凡金刃杀人,概为情实。昂分别其轻重,固争不得,后高宗特旨改正。坐是为同僚所忌,淹滞十年。又数上书与长官争,长官愠之,卒重其人。以荐出为江西饶州知府。安南阮光平入觐,驿传所经,多饰供帐。昂曰:「国家以威德服四夷,非夸以靡丽。」戒所属勿与。擢江苏苏松道,已受代将行,营弁缉盐,波及良善,众汹汹不平。营弁以民变告,且征兵,昂曰:「新守与民未习,民勿信。」自出晓谕,捕倡首者置法,申请上官褫营弁职,事即定。至任,有尼之者,遂谢病去官。 病痊,复出署松太道。闽,广洋盗窜入吴淞,总督、巡抚、提督会师于宝山。昂建议曰:「衢山与大小羊山,江、浙之分界,港汊丛杂,盗船随处可寄椗。一得风潮之便,倏忽出没,猝不及防。当其乘风而来,迎击之时,彼顺而我逆;及其趁潮而退,追击之,则我后而彼先:是使盗常凭胜势也。请于要隘多设伏,俟其至,则纵使过,而蹑其后;遇其退,则扼不使前,以待后队之追剿。盗虽黠,无能为也。」从其议,盗果大摧。补江宁盐巡道。缉讼师,剔衙蠹,戢强暴,弭盗贼,尤以砥砺风俗为先,屏绝酬酢。同官闻其风采,咸重之。嘉庆三年,擢贵州按察使,八阅月,迁江宁布政使。未久,以病乞归。昂刚劲勤职。其归也,上曰:「此人可惜!」寻卒。
- 编纂委员会. .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 ISBN 7-80618-88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