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街
街原名
原属
- 竹北一堡之打铁坑、内立、石头坑、犂头山
- 竹北二堡之五份埔、四座屋、樟树林、旱坑仔、田新、枋藔、新埔街、大平窝、打铁坑、汶水坑、鹿鸣坑、照门、大坪、大茅埔
- 竹北一堡之打铁坑改称南打铁坑
- 竹北二堡之打铁坑改称北打铁坑[1]
行政区划
新埔街原称新埔,成立于1920年,辖域内分为内立、南打铁坑、犂头山、石头坑、新埔、五分埔、四座屋、樟树林、田新、旱坑子、大坪、大茅埔、照门、鹿鸣坑、汶水坑、北打铁坑、枋寮、大坪窝18个大字。
1941年新埔、关西同时升格为「街」,辖区不变。
- 五分埔大字下有「五分埔」、「六股」、「水汴头」小字名
- 樟树林大字下有「三角埔」、「上樟树林」、「下樟树林」小字名
- 大坪大字下有「大坪」、「箭竹窝」、「九芎湖」小字名
- 大茅埔大字下有「大茅埔」、「小茅埔」小字名
- 北打铁坑大字下有「打铁坑」、「大北坑」小字名
- 鹿鸣坑大字下有「鹿鸣坑」、「黄梨园」小字名
- 照门大字下有「照镜」、「石门」小字名
- 南打铁坑大字下有「新打坑」、「打铁坑」小字名
- 犁头山大字下有「土地公埔」、「犁头山」小字名
- 枋寮大字下有「上枋寮」、「下枋寮」、「烧炭窝」小字名
参考来源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
- 《台湾总督府行政区域便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