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社

新城社又称新城神社,该地原先有日本政府设立的「新城事件记念石」,后来又兴建了此座神社[1][2]。二次大战后,神社土地为天主教会买下,兴建新城天主堂,但仍有鸟居、基座等遗迹残存下来[1]。神社的遗迹于2005年2月23日公告为花莲县的县定古迹[1]

新城社
 Shinjō Ja
第二鸟居
基本
位置花莲港厅花莲郡研海庄大字新城(今花莲县新城乡博爱路64号)
宗教神道
主祭神大国魂命大己贵命少彦名命能久亲王
社格
建筑详情
本殿构造不明
创建时间昭和十二年(1937年)
地图
新城神社旧址
位置中华民国花莲县新城乡新城村博爱路64号
类型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牌坊
评定时间2002年9月23日
详细登录数据

沿革

新城社所在地一带,过去曾立有日本当局跟太鲁阁族冲突事件的纪念碑,例如「殉难将士瘗骨碑」(1920年立)、「吊魂碑」(1915年立)、「陆军监视哨殉难记念碑」(1920年立)等等[3]。后来在昭和十二年(1937年)10月25日,新城社落成镇座[2][3]。镇座日有当时的花莲港厅长藤村宽太与花莲郡守吉田治久等人参与,并有举行青年角力、舞蹈表演、剑道比赛等活动[2]

二次大战后,有传说国民政府派士兵拆除神社,结果士兵发疯而无人敢利用神社土地的故事[3]。而在民国45年(1956年),瑞士籍神父傅光业已在神社西边创建幼稚园,后来瑞士籍神父沙智勇又在神社东边创建神父会院(1959年)[3]。到了民国53年(1964年),圣奥斯定咏礼会出资,以天主教花莲教区名义买下神社土地兴建天主堂[3]。天主堂于民国55年(1966年)落成[3]

神社遗迹

第三鸟居

新城社有三座鸟居,第一鸟居位在新城公园旁往新城天主堂的路上,1979年由新城乡公所将两侧锯断,成了写着「新城公园」四字的牌坊[3]。第二鸟居则成为教堂区域的入口,上写「天主教会」四字[3]。第二与第三鸟居两侧有后来安置的支柱,是新城天主堂的戴宏基神父加装的防护措施[3]

手水舍的净手池,则被移到天主堂内部当成「圣洗池」使用[3]

图片

参见

参考来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新城社
  1. . 国家文化资产数据库.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21-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 金子展也;陈娴若 译. . 野人文化. 2020-07-08: 320–322. ISBN 978-986-384-437-2.
  3. 潘继道. (PDF). 《台湾学通信》 (国立台湾图书馆). 2014-07-10, 82: 28-29 [2021-01-16]. ISSN 1999-185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