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区

散布区这个名词是指单一陨石坠落在地面上所分散的区域[1],它也经常用于似曜石这种大型的陨石撞击[2]

形成

散布区的形成有两种机制:

  1. 在空中的碎片:当一颗大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经常会因为热力激振波而碎裂,在落地前产生许多的碎片。这种在空中的爆炸导致陨石坠落在一个巨大的椭圆型区域内,而这个椭圆的方向就取决与该陨石体飞行的方向。如果发生多次的爆炸,陨石将会在几个重叠的椭圆型区域中被发现。.
  2. 撞击的碎片:当陨石体几乎没有在空中产生碎片时,将会对地面造成撞击。在这种情况下的散布区会又不同的形状,通常是圆形(例如在代亚布罗陨石坑)。

碎片分布

在空中产生碎片的情况下,角小的碎片坠落路径会较短,而这也是最大的碎片通常在椭圆的尽头被发现的原因。为了了解陨石体原始的飞行方向,就必须分析不同大小的陨石碎片在散布区内分布的状态。

参见

参考数据

  1. Introduction to Planetary Science: The Geological Perspective. Gunter Faure, Teresa M. Mensing. Springer, 2007. page 1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Tektites in the geological record: showers of glass from the sky. Gerald Joseph Home McCall.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2001. page 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