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文学爆炸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西班牙語:)是一场发生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的文学运动,期间大批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從欧洲開始風行至全世界。这些作家受到欧洲和北美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秉承了拉美先锋运动的衣钵,挑戰拉丁美洲文學的传统套路。其作品带有实验性质且十分政治化,评论家杰拉德·马丁甚至將這場文學運動對1960年代南方大陸的影響與古巴革命相提並論[1]。
爆炸時期作家能夠被國際認可,除了對政治局勢的批判外,很大程度归功于他们在當時的文學中心——欧洲出版並獲得海外受眾。[2][3]
政治背景
在1950到1975年间拉美发生了剧变,文学创作日益贴近社會與歷史,[4]小说家的自我定位亦随之变化。都市化、中产阶级崛起、古巴革命、进步联盟、拉美国家间交流增加、大众媒體發展、對欧洲及美国的關注,上述條件都促成了文學爆炸發生[5]。
1960及1970年代,冷战將拉丁美洲推向資本與共產的角力尖峰口,许多国家都由军事独裁政权统治,这种動盪不安的政治气候醞釀了大量的創作。1959年古巴革命以及之後的猪湾事件被視為这时代的开端。[6]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7]、1973年智利民选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遭皮诺切特推翻[8]、1970年代肮脏战争中美國支持的秃鹰行动造成大批阿根廷公民失踪[9][10]、城市游击队持续暴力斗争、阿根廷和乌拉圭發生血腥镇压、哥伦比亚長期武力冲突[4],以上種種使作家们在作品里猛烈控訴現實世界。國際也因古巴革命成功開始注意這些美洲作家,使他們的作品得以大量在海外出版,成为现在被称为文学爆炸的现象。
文學爆炸前期的作家大多都樂觀看待古巴革命,但後期古巴政府越發強硬的態度也被視為終結了文學爆炸。1971年,古巴诗人赫伯托·帕迪拉因作品被視為具有"反革命"思想遭逮捕並被迫發表自我批評。此案引发的愤怒終結了拉美知识分子對古巴革命的支持與嚮往[11],某些觀點认为帕迪拉事件預言了文学爆炸的衰落[12]。
文學背景與演變
1950年,美洲的西班牙語文學並不受重視,巴黎和纽约才是当时文学世界的中心。雖然爆炸時期的寫作題材很大程度襲承自1920年以來的拉美本土小說[13],爆炸作家們還是自稱為"文学史的孤兒"(沒有前輩可參照),因為他們也革新了拉丁美洲的寫作傳統,在此之前拉美作者缺乏可參考的寫作模式串聯歐洲的前衛文學風格。到了70年代,拉美文學已經在爆炸運動中反過來影響世界其他地區的讀者,發揚新的小说美学和文体特征。
拉美本土的現代文学最早由背离欧洲文学传统的现代主义者如何塞·马蒂、鲁文·达里奥等人開始,並被革命思潮引起的先鋒運動帶動。拉美文學早期以现实主义為主,小说具有存在主义的悲观色彩,人物性格刻劃豐滿並具有令人悲叹的命运,叙事简单明了。文學爆炸前的拉美文學家還包括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莱霍·卡彭铁尔、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胡安·卡洛斯·奥内蒂(1939《井》)、埃內斯托·薩巴托(1948《隧道》)以及胡安·鲁尔福(他們的作品在文學爆炸後重新被討論與重視[14])。
1960年代,拉美文学语言开始愈加宽松,變得忧郁、波普、都市化,人物刻画更加复杂化,叙事顺序变得错综,读者能夠主動參與文本解讀。大多数评论家都同意文学爆炸始自1960年代,但对于哪部作品应该被当成爆炸时期的首部小说,则是有所争议。胡利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1963)、巴尔加斯·略萨的《城市与狗》[15]、奥古斯托·罗亚·巴斯托斯的《人之子》[15]甚至追溯到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1949)[16]或《总统先生》(1920年開始創作,1946年發表)都在候選之列。
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家如詹姆斯·乔伊斯和西班牙《先鋒報》的拉美裔專欄作家也影响了文学爆炸,[17]伊莉莎白·科羅德·馬丁尼茲(Elizabeth Coonrod Martinez)甚至认为先鋒報作者才是文学爆炸真正的先驅,他们比博尔赫斯等人更早創作新穎與實驗性的小说。[18]雖然脈絡可追溯回1920年代的先锋运动,爆炸时期的作家宣称他们没有效仿任何先前的本土作者,而更推崇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萨特等歐洲作家;他们需要发出屬於拉丁美洲的声音,虽然他们对追求土著主义、、新世界主义的、當時已成名的美洲西語作家不以为然。[11]
文学爆炸晚期,小說對政治的批判和探索不再流行,这时语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緻,小说家们进一步反思創作,小说中的小说(即超小说)大行其道。這種小說具有明顯的后现代主义風格,万事万物都一样成为可能的但也是无关紧要的。[19]
特点
爆炸时期的小说本质上是现代主义小说。他们将时间作非线性处理,经常使用多重观点的叙述者,並且使用很多新词、双关语,甚至猥褻的语言。关于文学爆炸的语言风格,蒲柏写道:“通过对不同观点的立体式重叠,它使得时间和线性的事件成为可疑,并在结构上颇为复杂。这些小说在语言上亦充满自信,经常毫无解释的大量使用本土语言。” [20]文学爆炸其他令人矚目的特征,包括对“乡村和城市背景”两者均有涉及、国际化、既强调历史和政治、又“与质疑国家身份同样的(或更加)质疑地域性;熟稔南半球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理论;以及紧跟时代潮流。”[21]爆炸文学打破了幻想与世俗的界线,创造出一种新的混和的写实主义。文学爆炸的作家之中,加西亞·馬奎斯斯被視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出版使这种写作手法风行一时。[22]
魔幻现实主义
在《文学的终结》中,對於魔幻现实主义,Brett Levinson写道“近来拉丁美洲文学的关键美学模式越来越趋于形式主义…当拉丁美洲的历史在说明自己的起源上显得无能为力时,这种无能照例…显示出对神话的渴求:以种种传奇来逃避历史叙事、解释历史的开端。”[23]印度群岛的编年史家们关于奇异“新世界”的描写,以及关于征服陌生新大陆的记述,被当成历史所接受。[24]这些通常是幻想的故事促使产生一种新美学,后来演变为魔幻现实主义以及(按照阿莱霍·卡彭铁尔的观点)超自然现实主义(lo real maravilloso)。这些艺术化、虚幻的东西被像现实和世俗的事物那样对待。小说情节往往是基于真实体验,但混合了奇异、幻想和传奇的元素,神话的人物,不确定的背景;人物角色看起来是真实存在的,但现实、想象以及虚无在他们身上纠缠不清。[25]
主要代表人物
文学爆炸到底包括哪些作家曾被广泛争论,现在也没有定论。一部分作家发挥了广泛而无可置疑的影响力。虽然许多其他作家的名字可能会被列举出来,下面几位作家绝不会被人忽略:
胡利奥·科塔萨尔
胡利奥·科塔萨尔1914年生于比利时,後來随父母一起居住在瑞士,四岁,舉家迁往布宜诺斯艾利斯。 [29]像爆炸时期的其他作家一样,科塔萨尔慢慢对自己国家的政治产生质疑:他公开反对胡安·多明戈·庇隆,这导致他失去在门多萨大学的教授职位,并最终流亡国外。[30]他去了法国,在那儿渡过了大部分的职业生涯,最后在1981年成为法国公民。[31]像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样,科塔萨尔公开支持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政府,还有智利左派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以及其他左翼运动,比如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31]科塔萨尔1985年在巴黎逝世。
科塔萨尔受到博尔赫斯和埃德加·爱伦·坡的影响。[32]他可能是最具彻底实验性的爆炸时期作家。高度实验性的《跳房子》(1963)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使他獲得國際承认。[31]这部小说有155章,其中99章讀者“可以放弃阅读”,整部小说按照读者的喜好,能有多种阅读顺序。其他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角斗士》(1951)、《决胜局》(1956)、《神秘武器》(1959)、《万火归一》(1966)。还有长篇小说《中奖彩票》(1960)和《在八十个世界中环游一天》(1967),以及难以归类的《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1962)。
卡洛斯·富恩特斯
卡洛斯·富恩特斯在19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33]是墨西哥外交官之子,曾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基多、蒙得维的亚、里约热内卢、华盛顿特区等城市居住。[34]他在美国體驗美國人对墨西哥人的歧视,使他更親近並审视墨西哥文化。[35]他的小说《阿尔特米奥‧克鲁兹之死》 (1962)描写了一名前墨西哥革命者临终前的生活,使用了革新性的叙事手法。其他的重要作品有《最明净的地区》(1959)、《奥拉》(1962)、《我们的土地》(1975)、以及后爆炸时期的《烽火异乡情》(1985)。
富恩特斯在这一时期不仅写了许多重要的小说,还是一名批评家和政论作家。1955年富恩特斯和埃曼纽尔·卡巴罗创办了《墨西哥文学杂志》,该杂志向拉美人介绍欧洲现代主义者的作品以及让-保罗·萨特和阿尔贝·加缪的思想。[36]1969年,他出版了重要的评论作品──《美洲西班牙语小说》。富恩特斯在哥伦比亚大学(1978)和哈佛(1987)担任拉美文学教授。[37]曾说:“所谓的文学爆炸,实际上是四百年来拉美文学达到了紧要关口之结果,在这关口小说成为总结过往教训的方式。”[38]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无疑是最具国际声望的爆炸时期作家。最初是一名记者,曾写过许多广受称赞的纪实作品和短篇小说;最早发表的作品是1940年代刊载于波哥大的《旁观者》报的短篇小说。[39]
知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獨裁者的秋天》(1975);中篇小说《没有人写信给上校》(1962)、以及后爆炸时期的《》(1985)。他在评论界赢得了大声的喝彩,作品也大量出版,特别是在文学界引入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他的实验多少使用现实主义的传统技法。他認為“最可怕、最不寻常的事是以一种冷峻的叙述表达的。”[40]一个经常被提及的例子是《百年孤独》中的一个角色在晾晒衣物时身体和灵魂飘向天国的过程。加西亚·马尔克斯现在被誉为20世纪重要的作家,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一名秘鲁小说家、剧作家、记者和文学及政治评论家。[41]他加入了利马的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后来在西班牙获得了拉丁美洲文学博士学位。[42]事实上他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43]他的成名作是《城市与狗》(1963)。 这部小说集合了一个城市的各种元素,包括憎恨和暴行。
巴尔加斯·略萨还写了《绿房子》(1966)、史诗般的《酒吧长谈》(1969)、《潘上尉与劳军女郎》(1973)、以及后爆炸时期的长篇小说诸如《胡莉娅姨妈与作家》(1977)等。曾于1990年秘鲁大选中击败他的藤森谦也辞职之后,巴尔加斯·略萨于2000年回到利马,201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43]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1898-1986)是阿根廷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散文家,最有名的作品有《恶棍列传》(1935)、《虚构集》(1944)和《阿莱夫》(1949)。[44]他将自己的作品描述为虚构或幻想小说,让里面那些真实或虚构的人物在现实、魔幻或讽刺的情节中游走自如。
其他人物
其他一些作家与文学爆炸有着紧密联系。胡安·鲁尔福有两本书,一本是长篇小说,另一本是短篇集,被公认为"后验"的文学大师,及在社会利害、语言实验与独特风格间取得平衡的作家。巴拉圭的奥古斯托·罗亚·巴斯托斯所写的《人之子》,被一些人视作文学爆炸的第一部小说,其具有高度实验性的《我,至高无上》,被人拿來與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提并论,被奉为“南美文学有史以来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45]
阿根廷的曼努埃尔·普伊格与巴尔加斯·略萨一样,也是Seix-Barral出版世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何塞·多诺索是一名智利作家,在爆炸时期和后爆炸时期都有作品问世。在《文学爆炸亲历记》中,多诺索提到许多其他与文学爆炸相关的作家,比如巴西的若热·亚马多、委内瑞拉的萨尔瓦多·加门迪亚、阿德里亚诺·冈萨雷斯·莱昂,以及阿根廷的大卫·比尼亚斯。[14]
爆炸小说的出版
出版业在文学爆炸的来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哈瓦那、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蒙得维的亚、亚松森和圣地亚哥各大出版社出版大部分的爆炸小说,这些城市成为文化革新的强大中心。[46]
- 智利圣地亚哥是“孤独一代”评论文章的地盘,老一代的本哈明·苏贝尔卡绍克斯、爱德华多·巴里奥斯、马塔·布鲁内特、曼努埃尔·罗哈斯平静地被何塞·多诺索所取代。其他作家如恩里克·拉夫卡特,在母國擁有很多读者。
- 古巴是颇具活力的文化中心,先后诞生了“起源”社团以及“星期一革命”。[46]
- 在哥伦比亚,卡瓦列罗·卡尔德隆的田园小说已经不时兴,取而代之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之后的阿尔瓦雷斯·加赖萨瓦尔。[46]
- 墨西哥的一些作家保持了使用浓重方言写作的传统,不同写作流派并存,从耶内斯到赛恩斯,代表作家有路易斯·斯波塔或塞尔希奥·费尔南德斯,前者通俗、后者優雅,他们在墨西哥比国外更有名。[25]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爆炸小说也有在巴塞罗那出版,反映出西班牙出版社对使用西班牙语的美洲市场產生相當大的兴趣。无论如何,正如亚里杭德罗·埃雷罗-奥莱索拉所说,出版这些书所带来的收益,推动了西班牙的经济发展,虽然这些书要遭到佛朗哥的检查员的审查与删节。[47]Seix Barral出版的书包括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城市与狗》(1963)和《潘上尉与劳军女郎》(1973)、以及曼努埃尔·普伊格的《丽塔·海华斯的背叛》(1971)。[48]“在西班牙(和别的地方)推广拉丁美洲文学”的一个关键人物是“超级代理商”卡门·巴尔塞尔斯,巴尔加斯·略萨称其为“拉美小说的胖妈妈”。[49]
在西班牙語世界之外,翻译也在文學爆炸的成功扮演重要角色,使作家有更广泛的读者群[50]。
批评
一种对文学爆炸普遍的批评是认为它太过实验性、精英化而脫離一般民眾的視角[51][52]。Philip Swanson在關於何塞·多諾索与文学爆炸决裂的著作裡則批評“新小说”(即爆炸小说)原先顛覆傳統的書寫模式已演變成另一種陳規窠臼[53]。文學爆炸也常被批評過份強調男性的作用:所有代表人物都是男性、爆炸小说作者对女性角色的处理手法都突顯这个現象。评论家们也經常批评爆炸小说過度強調历史和幻想,一些人认为它對政治的批評已經严重脱离了拉丁美洲實際的局势。[54]
影响
文学爆炸直接改变全世界对拉美文化的看法。作家的商业成功使他们在拉美几乎像摇滚明星那样广受欢迎[55]。另外,文学爆炸为新的拉美作家打开通往国家文学界的大门。文学爆炸全球影响的一个证据是“全世界新兴作家”都将富恩特斯、马尔克斯或略萨这样的作家看作他们的导师。[50]
後爆炸運動
到了1980年代,谈论后爆炸时期的作家已变得很普遍,他们中大多数出生在1940年代、1950年代和1960年代。后爆炸时期与爆炸时期的界线很难清楚划分,因为許多后爆炸时期作家在文学爆炸末期就已經很活跃。当然,有些作家,比如何塞·多诺索被认为同时参与了这两场文学运动。其小说《淫秽的夜鸟》(1970),如菲力普·斯旺森所言,被视作“文学爆炸的经典作品之一”。[56]然而,后来的作品更多带有后爆炸时期的色彩。[57]曼努埃尔·普伊格和赛维罗·萨都伊的作品则被认为反映了爆炸时期到后爆炸时期的过渡。[58]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划界的困难,将会永远存在,实际上那些爆炸时期的主要作家(富恩特斯、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在爆炸时期结束后,持续有优秀作品诞生。后爆炸时期的文学与爆炸时期截然不同,最显著的区别是女性作家(如伊莎贝尔·阿连德、路易莎·巴伦苏埃拉和艾琳娜·波尼亚托沃斯卡)的参与。[59]巴伦苏埃拉和波尼亚托沃斯卡在爆炸时期就已是活跃的作家,[60]阿连德则被认为是“文学爆炸的产物”。[61]肖还将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罗萨里奥·费雷以及古斯托维·赛恩斯看作后爆炸作家。[62]后爆炸时期的作家向爆炸时期那种明显的精英主义挑战,使用一种更朴实易懂的风格, 並且回归现实主义。[63]
注释
- Martin 1984,第53頁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xxi頁
- Nunn 2001,第4頁
- Pope 1996,第226頁
- Pope 1996
- Sens & Stoett 2002,第64-76頁
- Sens & Stoett 2002,第76頁
- Aguilar 2004,第193-97頁
- Pilger 2003,第139頁
- Aguilar 2004,第187頁
- Pope 1996,第229頁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22頁
- Coonrod Martinez 2001,第2-3頁
- Donoso 1972
- Shaw 1994,第360頁
- Shaw 1994,第361頁
- Coonrod Martinez 2001,第2-3, 119頁
- Coonrod Martinez 2001,第1-8頁
- Pope 1996
- Pope 1996,第231頁
- Nunn 2001,第7頁
- Ocasio 2004,第92頁
- Levinson 2001,第26頁
- Ocasio 2004,第1-3頁
- Pope 1996
- Nunn 2001,第73頁
- 譯註:爆炸小說經常藝術加工真實事件,出現歷史無記載、超現實的虛構情節,所以被評論家形容為“平行歷史”
- Nunn 2001,第211-212頁
- Ocasio 2004,第105頁
- Ocasio 2004,第106頁
- Ocasio 2004,第107頁
- Ocasio 2004,第109-10頁
- Williams 2002,第209頁
- Ocasio 2004,第119頁
- Ocasio 2004,第120頁
- Williams 2002,第210頁
- Ocasio 2004,第121頁
- Fuentes, qtd. Nunn 2001,第122頁
- Ocasio 2004,第127頁
- McMurray 1987,第18頁
- Ocasio 2004,第112頁
- Ocasio 2004,第113頁
- Nunn 2001,第150頁
- Ocasio 2004,第95-96頁
- Nunn 2001,第53頁
- Pope 1996,第230頁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xxi頁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65-67, 163頁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173-74頁
- Ocasio 2004,第89頁
- Shaw 1998,第27-28頁
- Shaw 1998,第26頁
- Swanson 1987,第521頁
- Shaw 1998,第13, 19頁
- Martin 1984,第54頁
- Swanson 1987,第520頁
- Swanson 1987,第520-21頁
- Shaw 1994,第361頁
- Shaw 1998,第10, 22-23頁
- Shaw 1998,第95頁
- Nunn 2001,第157頁
- Shaw 1998,第73, 119, 139頁
- Shaw 1998,第26-30頁
参考书目
- Aguilar, Mario I., , Jones, Adam (编), , London: Zed Books: 186–200, 2004, ISBN 1-84277-191-4
- Coonrod Martinez, Elizabeth,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1, ISBN 0-7618-1948-7.
- Donoso, José, , Barcelona: Editorial Anagrama, 1972, ISBN 9562390470.
- Franco, Jean, ,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2006, 25 (4): 441–452 .
- González Echevarría, Roberto; Pupo-Walker, Enrique (编), , 2: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521410355.
- Herrero-Olaizola, Alejandro, , Albany: SUNY Press, 2007, ISBN 978-0-7914-6985-9.
- Levinson, Brett,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8047-434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 McMurray, George R., , Boston: G.K. Hall & Co., 1987, ISBN 0816188343.
- Nunn, Frederick M., , Athens, Ohio: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89680-219-1.
- Ocasio, Rafael, ,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4, ISBN 0-313-32001-2.
- Pilger, John, , London: Verso, 2003, ISBN 1-85984-412-X
- Pope, Randolph D., , González Echevarría, Roberto (编),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6–279, 1996, ISBN 0521410355.
- Sens, Allen; Stoett, Peter, 2nd, Scarborough, ON:: Nelson Thomson Learning, 2002, ISBN 0-17-616910-5
- Shaw, Donald L., , Albany: SUNY Press, 1998, ISBN 0-7914-3826-0.
- Shaw, Donald L., , The Modern Language Review, April 1994, 89 (2): 360–371 [2008-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