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乐乐做父母

快快乐乐做父母》是香港慈善机构「龙耳」出版的育婴指南,通过手语作讲解,向聋人及弱听人士教导正确照顾初生孩子的技巧。

《快快乐乐做父母》
系列手语育婴指南系列
语言中文香港手语
主题照顾初生孩子的技巧
发行
出版机构香港慈善机构「龙耳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出版地点 香港
媒介光盘及网上平台「龙耳电视

背景

手语除了是人社群的文化外,同时亦是聋人的沟通方式及接收社会信息的渠道,香港已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缔约地区,但在社会信息无障碍,包括手语信息发放等仍然乏善足陈,例如政府信息仍未全面提供手语翻译、而新闻节目亦只设字幕而不设即时手语传译,忽略书面语与手语文法的分别,无疑是大大剥夺聋人社会参与的渠道,亦为家庭生活的质素带来负面影响。

龙耳提供家庭服务的经验中,收到不少关于照顾子女技巧的查找,在得到凯瑟克基金的赞助以及衞生署的支持,耗时两年制作设有手语翻译的手语育婴指南,为聋人家庭提供支持[1]

个案

根据报章报导,本身是聋人的赵晓兰女士,育有同样有听觉问题的四岁女儿。她表示照顾女儿时经常遇到困难,虽然尝试通过坊间的教材学习照顾女儿,但因缺乏手语翻译,不能完全明白。

赵女士和女儿曾因沟通出现困难,如听不到女儿叫喊声而感到失落,她认为有手语翻译的育婴指南,能教导聋人育婴技巧,改善他们和子女相处时遇到的问题,避免重蹈覆辙[2]

龙耳的社工指出部份聋人父母会将子女交给健听家人代为照顾,例如祖父、祖母或舅父、舅母,这些方法可能帮助他们照顾子女,但长远来说会带来亲子关系疏离,甚至有子女长大后会鄙视父母[3]

出版目的

出版目的是希望通过专业的教材,用聋人的母语作讲解,教导聋人父母正确照顾初生孩子的技巧,创建温馨及愉快的亲子环境,以解决聋人家庭服务中常见的焦虑、无助或亲子关系疏离的情况[4][5]

慈善机构「龙耳」表示,聋人理解文本的能力较弱,学习新事物比较困难,于是将衞生署的育婴指南加设手语翻译制作成教学光盘,免费派发和上载到网上平台「龙耳电视」,教导他们照顾婴儿的起居饮食和亲子沟通的方法,让彼此的关系更亲密[6]

目录

视频分为六个章节:

章节内容
1更换尿片小贴士、如何清洁眼睛、扫风方法、抱婴方法
2六至廿四个月婴儿健康饮食起步篇
3六至廿四个月婴儿健康饮食进展篇 (上、下)
4BB话你知
5快快乐乐做父母
6亲子全接触

参见

参考文献

  1. . 大公报. 2015-08-08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香港)).
  2. . 头条日报. 2015-08-08 [2015-08-09] (中文(香港)).
  3. . 亚视新闻. 2015-08-08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香港)).
  4. . 星岛日报. 2015-08-07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中文(香港)).
  5. . 头条日报. 2015-08-07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8) (中文(香港)).
  6. . 明报. 2015-08-08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