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解放战争

德意志解放战争德语:,意译「解放战争」)是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之中在德意志战斗的部份,当中之莱比锡战役最为决定性。[6]

德意志解放战争
Befreiungskriege
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1813 年 1 月至 10 月
地点
结果 第六次反法同盟胜利
领土变更 莱茵联盟解散
德意志各邦和奥地利成立联合的德意志联邦
荷兰获得独立
挪威割让给瑞典国王
参战方

 俄罗斯帝国
 英国
荷兰 联合尼德兰主权公国
 瑞典
德意志国家:
 奥地利帝国
 普鲁士
梅克伦堡-施威林大公国
汉诺威省 不伦瑞克选侯国
 巴伐利亚

萨克森王国 萨克森王国
 符腾堡王国

 法兰西帝国

丹麦-挪威联合王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俄罗斯帝国 亚历山大一世
瑞典 卡尔十四世·约翰
奥地利帝国 卡尔一世·菲利普
普鲁士王国 腓特烈·威廉三世
普鲁士王国 路德维希·约克·冯·瓦腾堡
普鲁士王国 格布哈德·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
普鲁士王国 弗里德里希·威廉·冯·比洛
巴伐利亚王国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腓特烈·法兰兹一世
萨克森王国 腓特烈·奥古斯特一世
符腾堡王国 符腾堡的腓特烈一世
俄罗斯帝国 米哈伊尔·巴克莱-德托利
俄罗斯帝国 莱温·奥古斯特·冯·本尼希森
俄罗斯帝国 马特维·普拉托夫
俄罗斯帝国 彼得·维特根施泰因
荷兰 威廉一世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汉诺威省 乔治三世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罗伯特·詹金逊

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一世
法兰西第一帝国 皮埃尔·奥热罗
法兰西第一帝国 让-巴蒂斯特·贝西埃 
法兰西第一帝国 路易·尼古拉·达武
法兰西第一帝国 艾蒂安·麦克唐纳
法兰西第一帝国 奥古斯特·德·马尔蒙
法兰西第一帝国 爱德华·莫尔捷
法兰西第一帝国 米歇尔·内伊

法兰西第一帝国 尼古拉·夏尔·乌迪诺
法兰西第一帝国 洛朗·古维翁-圣西尔
法兰西第一帝国 让·德迪厄·苏尔特
法兰西第一帝国 克洛德·维克托-佩兰
法兰西第一帝国 雅克·劳里斯顿(被俘)
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 
意大利王国 (拿破仑时代) 欧仁·德·博阿尔内
那不勒斯王国 若阿尚·缪拉
兵力

1813年8月16日:
总共: 860,000人[2]

野战军:
512,113人[2]
1,380枝枪[2]

1813年8月16日:
总共: 700,000人[3]

野战军:
442,810人[4]
1,284枝枪[4]
伤亡与损失
360,000[5][lower-alpha 3]
  • 275,000人死亡或受伤
  • 85,000人被俘或失踪
460,000[5][lower-alpha 4]
  • 27万人死亡或受伤
  • 19万人被俘或失踪
总伤亡人数的纪录为1813年统计。

此战争是普鲁士人的重要民族记忆.[7]

参考文献

  1. Hans A. Schmitt. Germany Without Prussia: A Closer Look at 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 German Studies Review 6, No. 4 (1983), pp 9-39.
  2. Maude 1908,第156页.
  3. Maude 1908,第149页.
  4. Maude 1908,第148页.
  5. Bodart 1916,第46页.
  6. Nafziger, George, , Chicago: Emperor's Press, 1996, ISBN 978-1883476106
  7. Clark, Christopher. “The Wars of Liberation in Prussian Memory: Reflections on the Memorialization of War in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Germany.”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 68, no. 3, 1996, pp. 550–576.

  1. 莱比锡战役后解散。[1]
  2. 至1813年5月为止,华沙公国作为一个国家在实际上已完全被俄罗斯和普鲁士军队占领,尽管大多数波兰人仍然忠于拿破仑。
  3. 这是1813年的总伤亡人数
  4. 这是1813年的总伤亡人数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