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瀾 (弘治進士)
張瀾(1471年—1517年),字道夫,河南河南府洛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張瀾 | ||
---|---|---|
大明通議大夫江西按察使 | ||
籍貫 | 河南河南府洛陽縣匠籍 | |
字號 | 字道夫 | |
出生 | 成化七年辛卯(1471年) | |
逝世 | 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五月廿七日 | |
出身 | ||
|
生平
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河南鄉試第五十七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八十九名,二甲第八十名進士[1][2]。授刑部湖廣司主事,遷員外郎、郎中。正德四年(1509年)出任陝西僉事,遷陝西參議,升陝西副使、兵備環慶。九年(1514年)遷山東參政,十一年(1516年)擢江西按察使。擬巡撫寧夏,未任卒[3]。
家族
曾祖張源;祖父張從政;父張琮,烏程縣丞。前母胡氏;生母王氏[4]。子張斗南、張圖南。
兄張澄(1469年-1515年),字憲夫,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舉人,十五年(1502年)授潁上縣知縣,調盱眙縣知縣,徵為戶部浙江司主事,承管通泰二倉京儲,三年考滿,以病致仕[5]。
参考文献
- 张朝瑞. .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鲁小俊,江俊伟著.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侯宜正撰《明故通議大夫江西提刑按察司按察使張公墓誌銘》
- 龚延明主编. .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錄》
- 《大明故承德郎戶部主事張公墓誌銘》
賜進士出身奉政大夫東昌府同知前翰林院修撰同修國史經筵講官懷慶何瑭撰
賜進士出身嘉議大夫福建等處提刑按察司按察使臨潁王金書
賜進士出身中順大夫東昌府知府郡人侯宜正篆
正德丙子春,同年張道夫先生由山東參政擢江西按察使,將之任,道出東昌,瑭偕属吏迎謁,翌日先生以狀授瑭曰:此先兄行實之略也,瀾不幸幼失所天,以長以訓,繄母兄是賴。今亡兄已矣,幸會轉官,得便道歸視襄事,惟壙中之石,所以昭昧傳遠者,敢以煩執事。……徵入為戶部浙江司主事,承管通泰二倉京儲。公出納有法,宿弊盡革。正德甲戌,以恩例進階承德郎,錫有敕命。比三年考最吏部,偶夙疾復發,遂致仕歸。時太安人以參政迎養在山東,公便道歸省,母子兄弟闊別者近十稔,一旦聚首,笑語歡洽,殆不可狀。官之得失,漠然也。疾頓減,居五月,返洛,疾復大作,遂不起,實正德乙亥十月十九日也。距公生成化己丑,得壽四十有七。始娶侯氏,聘金氏,皆歿;繼娶李氏,封安人,女一,曰林五兒,未字。姪三:曰仁,故兄溏子;曰斗南、曰圖南,俱弟按察使子。訃聞,按察使哭曰:吾兄盛德,不可不祀。請於太安人,以圖南後公。葬以正德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墓在史家灣北原先塋之次。
洛陽袁銘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