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比

师生比(Teacher–student ratio)是指在学校大学中,老师学生的比例。例如师生比为1:10表示每十个学生会对应一个老师,也可以用生师比来表示。

这个比例常用来代替班级人数,不过有许多因素会让班级人数和师生比之间的关系出现变化[1]。大部份的情形下,生师比的数值会显著的比平均班级人数要少[2]

在已开发国家常用生师比作为教育相关的统计数据[3]。在初等教育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生师比略小于16,从巴西的40,到墨西哥的28,到匈牙利及卢森堡的11[3]


和班级人数之间的关系

会影响师生比以及班级人数之间关系的因素有:非任课教师的人数、教师要上几个班、以及各班教师的人数。此外,若一些学生较小的班级,例如特殊教育班或是第二语言班,其师生比看起来会比较低,但此一结果和平均学生的经历不同[4],也没有反映这些班级的教师需要额外付出的心力。

像以色列和美国的平均师生比都是15,但美国每班平均有21个学生,而以色列每班平均则有27个学生。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1. Henshaw, John M. . 2006: 45–46 [2019-12-04]. ISBN 97808018837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2. Smith, Robert B. . 2011: 37 [2019-12-04]. ISBN 97890481985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1).
  3. OECD 2014,第447页.
  4. Henshaw 2006,第46页.

参考书目

  • OECD. . 2014 [2019-12-04]. ISBN 97892642150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