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龙属
帝龙属(学名︰Dilong) 是一种小型、具有羽毛的暴龙超科恐龙,化石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义县组陆家屯发现,年代为下白垩纪,约为1亿2500万年前。
帝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前期, | |
---|---|
![]() | |
奇异帝龙的正模标本,位于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兽脚亚目 Theropoda |
演化支: | 新兽脚类 Neotheropoda |
演化支: | 鸟吻类 Averostra |
演化支: | 坚尾龙类 Tetanurae |
演化支: | 俄里翁龙类 Orionides |
演化支: | 鸟兽脚类 Avetheropoda |
演化支: | 虚骨龙类 Coelurosauria |
演化支: | 暴盗龙类 Tyrannoraptora |
总科: | †暴龙总科 Tyrannosauroidea |
演化支: | †泛暴龙类 Pantyrannosauria |
属: | †帝龙属 Dilong Xu et al., 2004 |
模式种 | |
奇异帝龙 Dilong paradoxus Xu et al., 2004 |
模式种是奇异帝龙(D. paradoxus),是由徐星等人在2004年命名。种小名的paradoxus是古希腊文「παράδοξον」,意即「奇异」[1]。
叙述

根据正模标本装设的未成年帝龙骨架模型

帝龙与人类的体型比较图。深色为正模标本的复原体型,浅色为成年帝龙的可能体型
模式标本(编号IVPP 14243)是一个几乎完整、部分关节仍连接的头骨与骨骼,身长约1.6米长,被认为是个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身长可能有2公尺。其他化石包含:一个几乎完整的头骨与前段荐椎、一个头骨、以及一个可能属于帝龙或其他属的头骨。
分类
当帝龙被发现时,牠们被认为是最原始、年代最早的暴龙超科。在2007年,艾伦.特纳(Alan Turner)等人重新研究虚骨龙类各支系的演化关系。他们提出帝龙不属于暴龙超科,帝龙比虚骨龙衍化,但比美颌龙科原始[2]。在2010年,汤玛斯·卡尔(Thomas Carr)、汤玛斯·威廉森(Thomas Williamson)在命名Bistahieversor时,将帝龙重新归类于暴龙超科,而非更衍化的虚骨龙类演化支[3]。
参考
- Xu, X., Norell, M. A., Kuang, X., Wang, X., Zhao, Q., Jia, C. . Nature. 2004, 431: 680–684 [2007-06-22]. doi:10.1038/nature028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2).
- Turner, A.H., Pol, D., Clarke, J.A., Erickson, G.M., and Norell, M. (2007).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for: A basal dromaeosaurid and size evolution preceding avian flight". Science, 317: 1378-1381. doi:10.1126/science.1144066 (supplement)
- Carr T.D., Williamson T.E.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0, 30 (1): 1–16. doi:10.1080/0272463090341303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