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郡

巴陵郡南朝宋唐朝时设置的一个郡。

建置沿革

南朝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分长沙郡巴陵蒲圻下隽江夏郡沙阳四县立巴陵郡,治所为巴陵县(今湖南省岳阳市),属湘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岳阳市及湖北省监利通城崇阳等县地。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蒲圻、沙阳二县改属江夏郡,南郡之州陵、监利二县改属巴陵郡,巴陵郡改属郢州。孝建二年(455年),长宁郡之绥安县改属巴陵郡。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绥安县并入州陵县[1]

南朝梁时,分郢州立巴州,巴陵郡改属巴州。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巴陵郡,其地属岳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岳州为巴陵郡。巴陵郡领五县:巴陵、华容、沅江、湘阴、罗[2]。隋末,后梁萧铣起兵,占据巴陵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改巴陵郡为巴州。武德六年(623年),改巴州为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岳州为巴陵郡。巴陵郡领五县:巴陵、华容、沅江、湘阴、昌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巴陵郡为岳州[3]

人口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巴陵郡有5187户,25316口。[1]
  •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巴陵郡有6934户。[2]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巴陵郡有11740户,50298口。[3]

行政长官

巴陵太守(439年—456年)

巴陵内史(456年—479年)

巴陵内史(499年—589年)

  • 庾子舆,新野人,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除,赴任途中病逝。
  • 潘智虔,陈废帝时在任。[5]
  • 雷道勤,陈宣帝太建二年(570年)在任,与北周作战时战死。[6]
  • 陈智深,陈后主时在任。[7]

巴陵郡太守(742年—758年)

  • 卢幼临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到任。[8]
  • 韦斌,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在任。
  • 刘缙,唐玄宗时在任。[9]

国主

南朝宋巴陵国(456年—479年)

巴陵国(456年—479年)丨食邑2000户→3000户→3300户→2800户
代数封爵姓名在位时间备注
1巴陵郡王哀王刘休若456年—471年宋文帝第十九子
2巴陵郡王刘冲始?—479年刘休若子
齐受禅,国除

南朝齐巴陵国(484年—494年)

巴陵国(484年—494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封爵姓名在位时间备注
1巴陵郡王萧子伦484年—494年齐武帝第十三子
伏诛,国除

南朝齐巴陵国(495年—498年)

临海国(493年—495年)/巴陵国(495年—498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封爵姓名在位时间备注
1临海郡王→巴陵郡王萧昭秀493年—498年齐文帝第三子
伏诛,国除

南朝齐巴陵国(499年—502年)

竟陵国(482年—499年)/巴陵国(499年—502年)丨食邑2000户
代数封爵姓名在位时间备注
1竟陵郡王文宣王萧子良482年—494年齐武帝第二子
2竟陵郡王→巴陵郡王萧昭胄?—501年萧子良子
梁受禅,降封监利县开国侯

南朝梁陈巴陵国(502年—589年)

巴陵国(502年—589年)丨全食一郡
代数封爵姓名在位时间备注
1巴陵郡王萧宝融502年齐和皇帝
2巴陵郡王隐王萧宝义502年—509年萧宝融长兄
3巴陵郡王萧屏?—522年
4巴陵郡王
5巴陵郡王萧沇556年—?
陈亡,国除

参见

参考文献

  • 乾隆岳州府志
  • 光绪巴陵县志

征引文献及注释

  1.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2.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3. 《旧唐书 卷四十 志第二十》
  4. 《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5. 《陈书 卷二十 列传第十四》
  6. 《陈书 卷十 列传第四》
  7. 《陈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五》
  8. 《旧唐书 卷一百零五 列传第五十五》
  9. 《新唐书 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