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象鸟

巨象鸟(学名:Vorombe象鸟目之下的三个属之一,这是一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巨型不飞鸟。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象鸟属下的一个种,且被视为有史以来最大最重的鸟,目前来说没有之一。 2018年,在通过详细的形态测量学分析之后,该属正式独立。[1]然而,一项2023年的研究指出,泰坦巨象鸟可能就是巨型象鸟[2]

巨象鸟
化石时期:
股骨标本
絕滅(1000 AD)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象鸟目 Aepyornithiformes
科: 象鸟科 Aepyornithidae
属: 巨象鸟属 Vorombe
Hansford and Turvey 2018
模式種
泰坦巨象鸟 Vorombe titan
(Andrews 1894) Hansford and Turvey 2018
Species
  • Vorombe titan (Andrews 1894) Hansford and Turvey 2018
Map of Madagascar showing where Vorombe specimens have been found
马达加斯加地图,标注了发现巨象鸟标本的地点
異名
  • Aepyornis titan Andrews 1894
  • Aepyornis ingens Milne-Edwards & Grandidier 1894

分类与命名

胫跗骨标本

泰坦巨象鸟首次由查尔斯·威廉·安德鲁斯(Charles William Andrews)于1894年描述为泰坦象鸟(Aepyornis titan),但随后美国鸟类学家、古生物学家皮尔斯·布罗德科布(Pierce Brodkorb)于1963年将其划为了象鸟属的模式种——巨型象鸟的异名。[3] 2018年,伦敦动物学会的两位研究人员——詹姆斯·汉斯福德(James Hansford)和塞缪尔·特维(Samuel Turvey)通过遗传学和形态学研究将其归为单独一属,即巨象鸟属(Vorombe)。他们还发现Aepyornis ingens实际上是巨象鸟的异名。[1][4]这一研究是50年来首次对象鸟进行的再分类。[1]

属名Vorombe来自马达加斯加语的“vorombe”,意为“大鸟”,种加词来自古希腊词Τιτάν (Titan),即希腊神话中的泰坦巨人[1][5]

标本与特征

不同象鸟的对比图,穆氏象鸟(前),巨象鸟(中),象鸟(后)

泰坦巨象鸟的合模式标本包括在马达加斯加 伊兰普卢发现的股骨NHMUK A439和胫跗骨NHMUK A437,其股骨最初被归入象鸟属[1]

在所有测量中,巨象鸟的股骨都比象鸟和穆氏象鸟更大。值得注意的特征包括更大的股骨两端,股骨头中远端更显著的弯曲,外侧髁上嵴更加明显,以及相较于象鸟属更平与更内倾的内髁。相较于象鸟和穆氏象鸟,巨象鸟的胫跗骨显得相当巨大。其两端扩大,特别是中下端。与象鸟属相比,它向轴心的过渡更为明显,在总长度比例上更为狭窄。[1]

两个曾经被归为“泰坦象鸟”的标本( MNHN MAD 364和NHMUK A2142)被送往牛津放射性碳加速器部门,进行了加速器质谱法C-14检测,并使用了ShCal13进行了校准。这两个标本都被证明来自全新世(3680至2352年前)。[1]

体型

巨象鸟身高3米(9.8英尺),体重536至732公斤。它们比任何新生代的鸟类都要大,南方巨恐鸟体重61至275公斤,史氏驰鸟体重316.6至727.8公斤,均逊色于巨象鸟。最大的股骨标本MNHN MAD 368 过于破碎,无法被归入某一类之中。这个标本被归入巨象鸟是因为其巨大的体型——股骨最短围长为308 mm(12.1英寸),体重估计可达860公斤,这会让其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鸟类个体。这比最小的蜥脚类恐龙——欧罗巴龙马扎尔龙还要重。[1]

生态学

巨象鸟,象鸟和穆氏象鸟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现,它们生活在南部的多刺灌木林,西南部的多肉林地,中央高地的草地和半湿润森林种。三个物种之间体型差异较大,说明其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与不同的植物相互作用。巨象鸟与马达加斯加河马巨狐猴象龟共享着栖息地,[1][6]直到人类的到来。

參見

參考文獻

  1. Hansford, James P.; Turvey, Samuel T. .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6 September 2018, 5 (9): 181295. Bibcode:2018RSOS....581295H. PMC 6170582可免费查阅. PMID 30839722. doi:10.1098/rsos.181295. eISSN 2054-5703.
  2. Grealy, Alicia; Miller, Gifford H.; Phillips, Matthew J.; Clarke, Simon J.; Fogel, Marilyn; Patalwala, Diana; Rigby, Paul; Hubbard, Alysia; Demarchi, Beatrice; Collins, Matthew; Mackie, Meaghan.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02-28, 14 (1) [2023-05-07]. ISSN 2041-1723. doi:10.1038/s41467-023-3640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4) (英语).
  3. Brodkorb, Pierce. (PDF). Gainesville, FL: University of Florida. 1963.
  4. .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26 September 2018 [28 Sept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3).
  5. Liddell, Henry George; Scott, Robert. . Nint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40 [202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6. Grubb, Peter. Oliver, W.L.R. , 编. . IUCN. 19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 January 200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