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
生平
拥立庄公
灵公娶鲁国之女,生下公子光,立为太子,是为太子光。灵公后娶仲姬、戎姬。戎姬受宠,仲姬生公子牙,给戎姬抚养。戎姬请求改立公子牙为太子,灵公答应。仲姬说:「不可以。太子光的地位被诸侯们承认,如果无故废除,以后您一定后悔。」灵公说:「主导权在我罢了。」于是把太子光迁到于东部,以高厚为太傅,夙沙卫为少傅,辅佐太子牙。
灵公二十八年(前554年),灵公病重,崔杼迎太子光为君,是为齐后庄公。崔杼杀戎姬,陈尸于堂。同年4月9日(五月壬辰,格里历),灵公去世,庄公即位,在句渎丘(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将太子牙杀死。八月,崔杼杀高厚。十一月,杀在高唐(在今山东省聊城市)叛乱的夙沙卫。
弑杀庄公
齐后庄公与崔杼之妻东郭姜通奸,多次去崔杼家,还把崔杼的冠赏给别人。庄公的侍从说:「不可。」崔杼大怒,借庄公伐晋,想与晋国合谋袭庄公但未得机会。庄公曾鞭笞宦官贾举,贾举又被任为内侍,替崔杼寻找杀死庄公的可乘之机。
庄公六年(前548年)五月,莒国国君朝见齐君,庄公在甲戌日宴请莒君。崔杼谎称有病不上朝。
乙亥,庄公探望崔杼,但意在其妻,故接着调戏崔杼之妻。崔妻入室,与崔杼同把门关上不出,庄公抱柱唱歌。这时贾举把庄公的侍从武士拦在外面而自己进入院子,把院门关上。崔杼的徒众手执弓箭、兵器一拥而上。庄公请求和解,众人不答应,庄公又请求盟誓定约,众人也不答应,庄公于是请求到宗庙自杀,众人仍不答应。大家说:「您的臣子崔杼生病了,不能来听您吩咐。这里离宫廷很近,我们这些家臣只是来捉拿淫贼,没有第二种命令。」庄公跳墙想逃跑,被射中大腿,反坠墙里,被杀。
上大夫晏婴不愿意自杀或逃亡,他只站在崔杼的门外说:「统治人民的,难道是凌驾于人民吗?社稷才是真正的君主。为人臣者岂为了禄米?是为了保护社稷啊。所以君主为社稷而死,我也为君主而死;君主为社稷而逃亡,我也为君主而逃亡。如果他是为了自己的错误而死或逃亡,我又不是他的亲宠之臣,谁愿意这样去作?而且有人都敢弑杀君主了,我何必自杀,何必逃亡,又要去哪?」门开后,晏婴进去,伏在庄公的尸首上大哭,表示悲痛,又起来。跳了三次后(古代丧俗「顿足」之礼),就离开了。旁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晏婴。」崔杼说:「他有民望,放了他,以争取民心罢。」[1]
齐国太史写下了「崔杼弑其君」,崔杼杀死太史。太史之大弟再继续这样写,崔杼又杀了大弟。太史的二弟也这样记载,崔杼只好放过了他。太史的族人南史氏以为太史全家都被杀了,带着竹简要去写「崔杼弑其君」这几个字,结果发现已经如实记录,于是离去。文天祥《正气歌》的「在齐太史简」即指此事。[2]
齐国右相
丁丑,崔杼立起庄公弟公子杵臼为君,是为景公。景公即位后,任命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位国相怕国内动乱,命令国人盟誓:「不跟随崔、庆两家的人都得死!」晏婴说:「我晏婴不能参加,我只能跟随忠于君主、利于社稷的人!在此向上帝发誓。」才歃血,意思是不肯参盟。庆封想杀晏婴,崔杼说:「是忠臣啊,放过他。」[3][4]
注释
参考数据
- 《史记·齐太公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