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張橫須賀站
尾張橫須賀站(日语:/ Owariyokosuka eki */?)是位於愛知縣東海市養父町北反田,名古屋鐵道(名鐵)的常滑線車站。車站編號為TA10。
尾張橫須賀站 | |||||||||||
---|---|---|---|---|---|---|---|---|---|---|---|
西出口(2018年6月) | |||||||||||
日语名称 | |||||||||||
– – | |||||||||||
车站概览 | |||||||||||
位置 | 日本愛知縣東海市養父町北反田13番2號 | ||||||||||
地理坐标 | 35°0′37.08″N 136°53′9.24″E | ||||||||||
车站构造 | |||||||||||
站体类型 | 高架車站 | ||||||||||
2面2線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912年(明治45年)2月18日 | ||||||||||
上下車人次 統計年度 | 平均每日5,472人次 2017 | ||||||||||
邻近车站 | |||||||||||
| |||||||||||
| |||||||||||
备注 | |||||||||||
歷史
- 1912年(明治45年)2月18日 - 愛知電氣鐵道傳馬町至大野町之間開通,此站啟用。當時車站位於近太田川的一方。
- 1935年(昭和10年)8月1日 - 愛知電氣鐵道與名岐鐵道合併,成為名古屋鐵道。
- 1990年(平成2年)3月 - 車站高架化工程開始,設置臨時路軌。車站遷移至現在的地方。
- 1992年(平成4年)11月22日 - 車站高架化工程完成[1]。
- 2005年(平成17年)1月29日 - 部分特急列車停此站,所有其他類別列車均停此站[2]。
- 2011年(平成23年)2月11日 - 車站可以使用「manaca」IC卡。
- 2012年(平成24年)2月29日 - 車站不可使用交通儲值卡「Trans Pass」。
車站構造
車站為高架車站,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為整日有人車站。月台可容納6卡車廂,8卡編成的列車中,後尾2卡車廂的車門不會打開(選擇性車門操作)。
月台 | 路線 | 上下行 | 方向 |
---|---|---|---|
1 | 常滑線 | 下行 | 中部國際機場方向[3] |
2 | 上行 | 太田川、名鐵名古屋方向[3] |
- 東出口
- 閘口
使用狀況
- 在《》中提及在2013年度,當時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為5,311人,在名鐵所有車站(275站)排名第79,常滑線、機場線、築港線(26站)中排名第11[5]。
- 在《》中提及在1992年度,當時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為5,334人,除岐阜市內線均一車費區間內各站(岐阜市內線、田神線、美濃町線徹明町站至琴塚站之間)外名鐵所有車站(342站)中排名第79,常滑線、築港線(24站)中排名第10[6]。
- 在東海市統計資料中,在2017年度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為5,472人[7]。以下為近年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的列表:
年度 | 1日平均 上下車人次 |
---|---|
2007年(平成19年) | 5,246 |
2008年(平成20年) | 5,261 |
2009年(平成21年) | 5,138 |
2010年(平成22年) | 5,053 |
2011年(平成23年) | 4,996 |
2012年(平成24年) | 5,043 |
2013年(平成25年) | 5,311 |
2014年(平成26年) | 5,234 |
2015年(平成27年) | 5,381 |
2016年(平成28年) | 5,394 |
2017年(平成29年) | 5,472 |
車站周邊
巴士路線
- 知多巴士
- 往大府站西出口
- 東海市循環巴士(Ranran巴士)
- 南路線
相鄰車站
注腳
- 名古屋鐵道廣報宣傳部(編). . 名古屋鐵道. 1994: 1078.
- (PDF). 名古屋鐵道. [2015-03-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4-02).
- 駅時刻表:名古屋鉄道・名鉄バ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9年3月24日參閲
- 電氣車研究會『鐵道畫刊』通卷第816號 2009年3月 臨時特刊號 「特集 - 名古屋鉄道」,卷末收錄「名古屋鐵道 配線略圖」
- 名鐵120年史編纂委員會事務局(編). . 名古屋鐵道. 2014: 160–162.
- 名古屋鐵道廣報宣傳部(編). . 名古屋鐵道. 1994: 651–653.
- (PDF). 東海市. [2019-04-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4-22).
外部連結
- 尾張橫須賀 - 名古屋鐵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