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高·卡蘭積卡

尼高·卡蘭積卡克羅埃西亞語发音:[nǐːko krâɲtʃaːr];[2]1984年8月13日),克羅地亞職業足球員,司職中場,最後效力蘇超球會流浪者,亦曾為克羅地亞國家隊主力球員。其父為前克羅地亞國家隊教練兹拉特科·克拉尼恰尔(Zlatko Kranjčar)。

尼高·卡蘭積卡
Niko Kranjčar
卡蘭積卡 with 基輔迪納摩 in 2012
個人
全名 Niko Kranjčar
出生日期 (1984-08-13) 1984年8月13日
出生地點 南斯拉夫薩格勒布
身高 [1]
位置 進攻中場翼鋒
青年隊
維也納迅速
萨格勒布迪纳摩
職業*
年份 球隊 ()
2001–2005 萨格勒布迪纳摩 84 (19)
2005–2006 夏德 50 (15)
2006–2009 樸茨茅斯 83 (9)
2009–2012 熱刺 72 (11)
2012–2016 基輔迪納摩 13 (4)
2013–2015女王公园巡游者 51 (4)
2016 New York Cosmos 7 (1)
2016–2018 流浪者 16 (1)
總計 353 (61)
2000–2001 克羅地亞U16/17 17 (8)
2001–2002 克羅地亞U19 7 (2)
2002–2005 克羅地亞U21 15 (2)
2004–2013 克羅地亞 81 (16)
* 職業次數與數僅計算國內聯賽部份

生平

球會

早期

卡蘭積卡在克羅地亞強隊萨格勒布迪纳摩出身,被國內媒體視為明日之星,後來更成為該隊隊長。2005年末,他出人意表地加盟萨格勒布迪纳摩的對頭夏德,成為國內球壇一宗大新聞。

樸茨茅夫

2006年世界杯雖然克羅地亞未能打入第二圈,但他獲不少海外球會斟介,如法甲球會雷恩西甲球隊切爾達,結果2006年夏季他加盟了英超球會樸茨茅斯,轉會費估計為350萬英鎊(大約520萬歐羅[3][4]

卡蘭積卡於2006年10月1日首次代表樸茨茅夫上陣,助球隊作客熱刺白鹿徑球場,以2-1取勝。他於2007年3月31日作客對富咸的賽事中射入他轉會英超的第一球[5]。2006-07年球季,卡蘭積卡共為球隊上陣24次,打進2球。

在2007/08年球季,卡蘭積卡已成功融入球隊,成為球隊主力,他的遠距離射門更成為他的標記。包括對伯明翰的35碼自由球,及對紐卡素的30碼自由球。

2008/09年球季卡蘭積卡受到傷患困擾,更表示希望季後轉投一支更具實力的球隊[6]

熱刺

2009年9月1日轉會窗關閉前,雖然愛華頓亦有出價競爭,但卡蘭積卡選擇加盟熱刺,再次追隨,轉會費約200萬英鎊,簽約四年[7]

卡蘭積卡首次為熱刺上陣是在主場3:1敗給曼聯的賽事中後備入替。卡蘭積卡首次正選為熱刺上陣是在2009年9月26日,熱刺主場5:0大勝般尼的賽事。於2009年10月4日作客保頓的賽事中,他射入了加盟熱刺後的首個入球。

基辅迪纳摩

2012年6月7日,基辅迪纳摩官方宣布,在和热刺谈判成功后,卡蘭積卡正式转会到這支乌克兰球隊。

國家隊

卡蘭積卡曾為克羅地亞的U16、U17、U19和U21國家隊上陣,至2004年正式升上大國腳。

他的首場國家隊賽事在2004年8月18日對以色列,之後一直為國家隊的主力成員,助球隊參加2006年世界盃,而他的父親曾是2006年世界杯國家隊主教練,在克羅地亞出局後被辭退。

卡蘭積卡射入最著名的進球可算是對英格蘭的一球,2007年11月21日,克羅地亞對英格蘭的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赛中,英格蘭必須勝出才可參加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卡蘭積卡離球門40碼外施射,首次代表英格蘭正選守門員史葛·卡臣接不牢球,讓球滾入網內,為克羅地亞先開紀錄。最終,英格蘭以3-2落敗,克羅地亞出線。

參考資料

  1. . FC Dynamo Kiev. [30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4).
  2. . Hrvatski jezični portal. [17 March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Níko
  3. . BBC Sport. 2006-08-31 [200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5).
  4. . Mirror.co.uk. 2006-08-31 [200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4).
  5. . BBC Sport. 2007-03-31 [200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6. . Sky Sports. 2009-02-12 [2009-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8) (英语).
  7. . BBC Sport. 2009-09-01 [2009-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英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