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机场
配置
历史
日治时期
宜兰飞行场于昭和11年(1936年)6月30日完工,7月13日公告设置[3],7月15日举行开场仪式[4]。机场位于台北州宜兰郡宜兰街金六结,最初为民用机场,占地74,672坪。同年8月1日由日本航空输送株式会社[[]]打开旅客、货物与邮便物运输的航线(东线:台北飞行场-台中飞行场-高雄海军用地,西线:台北飞行场-宜兰飞行场-花莲港陆军飞行场)[5]。昭和13年(1938年)下半,日本航空输送株式会社与国际航空株式会社合并而成大日本航空株式会社,昭和14年(1939年)4月开辟台湾岛内循环线,加入增设的屏东与台东两站,形成台北─宜兰─花莲─台东─屏东─台南─台中─台北之东西回线[6][7]。1939年6月29日,宜兰飞行场扩大为81,845坪[8]。
航空特别攻击队


台湾的特攻运行部队中,陆军由第八飞行师团,海军则是第一航空舰队,陆军航空队使用宜兰北与西机场,海军航空队则使用南机场。第八飞行师团于宜兰布署的特攻队有飞行第19战队、飞行第20战队、飞行第105战队与诚第26战队,机种有一式战斗机和三式战斗机。海军于宜兰布署的特攻队为第205航空队和第765航空队,机种则有零式战斗机、九九式舰上爆击机与九六式舰上爆击机。宜兰飞行场也是在台湾其他特攻队飞往石垣基地、宫古岛基地的中继站,昭和20年5月以虎尾飞行场为基地的特攻队-第132海军航空中练队(龙虎队)的9架九三式中间练习机组成之特攻队,即是自虎尾飞行场出发,先飞到宜兰飞行场,而后再飞往石垣岛出击[9]。
昭和20年(1945年)3月26日美军主力登陆庆良间群岛,打开冲绳岛战役。由宜兰飞行场出击的日本陆海军航空特攻队,自昭和20年(1945年)4月11日开始,由陆军飞行第19战队特攻队大出博绍少尉率领的3架三式战斗机出击开始,至同年6月7日桥爪和美一等飞行兵曹所属神风特别攻击队第21大义队的两架零式战斗机出击为止, 总共有62架特攻机自宜兰出击[1], 其中海军航空队员45名,陆军有37名战殁[10][11]。
太平洋战争时,日军征用民用的北机场,并兴建南机场,作为神风特攻队起降用,并征用民夫,用人力由北机场沿今日的复国巷拉到南机场。复国巷当时称作飞行机路,原本很宽阔,现在已经变成小巷弄。
日军曾在今进士里(进士路)附近,兴建大群机堡,用来停放与保护战机。大战末期,曾经动员当地民众、学生、农夫,拣拾稻草,制作假冒飞机,吸引美军投弹,以减少市区伤亡。
参考数据
- 许, 进发. (PDF). 《台湾风物》五十七卷三期. 2011年12月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10).
-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农林航空测量所. .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农林航空测量所 航摄影像图资浏览服务平台. [2023-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 . 《台湾总督府府报》告示第百十一号. 1936-07-14.
- . 台湾军参谋长《台参第二六五号》. 1936-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0).
- . 台湾军参谋长《台参第二六一号》. 1936-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0).
- 杜, 正宇; 吴, 建升. . 《台湾文献》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洪, 致文. (PDF).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台湾学研究》第12期,页43-64. 2011年12月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10).
- . 台湾总督府府报. 1939-06-29.
- 山口, 直美; 久贝, 弥嗣. (PDF). 《宫古岛市総合博物馆纪要》第21号 2017年. 2011年12月 [2021-09-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11).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2).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外部链接
- 《昭和20年5月13日、台湾にて、大西泷治郎中将(右)と副官・门司亲徳主计大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昭和20年4月28日、台湾・宜兰基地から発进する、二〇五空特攻大义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县政府都市计划测量队 不小心发现机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神风特攻队机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消失的机场
- 员山西机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思源机堡寻访
- 员山机堡寻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南机场风向带台湾文化部历史古迹艺文资产
- 南机场八角塔台中华民国文化部历史古迹艺文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