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俄語:羅馬化:Anna Karenina)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於1874年-1877年間創作的小說,公認為寫實主義的小說經典。

安娜·卡列尼娜
首版封面
原名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类型寫實主義
语言俄文
故事时代背景1870年代 编辑维基数据
故事背景地點俄罗斯帝国 编辑维基数据
發行
出版机构Ruskii Vestnik
出版時間1877年
出版地點 沙俄
媒介Print (Serial)
前作戰爭與和平
續作复活
规范控制
ISBNNA
OCLC8357
. 1878年插圖

《安娜·卡列尼娜》完稿於1877年,1875年1月開始連載於〈俄羅斯公報〉上[1]。小說一發表就觸發了熱烈討論。托爾斯泰的堂姑母亞歷山德拉·安德烈耶芙娜·托爾斯泰婭寫道:「《安娜·卡列尼娜》每個篇章都轟動社稷,毀譽參半,褒貶不一。爭論之激烈,似乎大家議論的是自己的切身問題一樣。」作品共分八章,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是托爾斯泰對婚姻和家庭的悟言。

故事簡介

故事以雙線進行,一為安娜,一為列文。托氏以二人為軸,寫出俄國各種婚姻家庭生活,又描繪當時的政治、宗教、農業發展。

書中列文實為托爾斯泰之化身,代表19世纪60、70年代的社會轉型倡議者。列文雖為貴族,但重視農事,並不嚮往城市生活,寧可住在鄉村指導農民工作。列文深愛一名貴族女子,最初求婚被拒,幾經波折,才終於娶得美人歸。

女主角安娜,本來婚姻美滿,與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Alexei Alexandrovich Karenin)育有一子。她在交際場上光芒四射,丈夫仕途亦甚為順利,頗受尊重愛戴。

故事始於安娜的兄長因迷戀家庭女教師,與妻子鬧翻,求助於安娜。安娜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替二人調解,在車站認識了軍官佛倫斯基(Alexei Kirillovich Vronsky),對方對她一見鍾情。一次舞會中,佛倫斯基拋下正在交往的女子,邀請安娜共舞。兩人彼此傾心,不能自拔。佛倫斯基決心要得到安娜,追隨至聖彼得堡。安娜把持不住,與之陷入熱戀,並在懷孕後向丈夫承認了私情。卡列寧一度想與妻子分居,最後為了面子前程拒絕離婚,甚至默許妻子外遇,但兩人至此已是有名無實的夫妻,卡列寧更是恨安娜入骨。後來安娜難產,幾乎彌留之際,卡列寧才原諒安娜。安娜癒後雖然感激丈夫,卻更無法掩抑對他的憎厭。同時,佛倫斯基以為日後與安娜再無相見之日,覺得生無可戀,舉槍自殺,幸及時獲救。卡列寧終於默許安娜離家出走。

佛倫斯基帶著安娜前往義大利旅行,安娜一度感到無比幸福。兩人返回俄羅斯之後,安娜因思念兒子,趁其生日潛入舊居探望。她一度嘗試恢復社交生活,卻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見容於俄國社會。貴族大多視安娜為失德婦人,斷絕往來。安娜失去兒子、朋友、地位,深受打擊,只好移居鄉下,以讀書寫作打發時間。因為孤單又受盡歧視,除了佛倫斯基的愛之外一無所有,安娜變得愈來愈敏感多疑,與佛倫斯基齟齬日多。她不滿情人忙於參政,不時留她獨守空房,又杯弓蛇影,經常懷疑其與他人有染。一次佛倫斯基公務出外,未及時回應安娜的催促,按她的意願提早返家。安娜又氣又痛,在恍惚之間,召喚馬車前往火車月台,在火車駛近時一躍而下,以求解脫,就如初見佛倫斯基那日,在火車站跳軌自殺的男子一般。

佛倫斯基萬念俱灰,大病一場。他將自己與安娜所生的女兒,付託給卡列寧照顧,志願從軍,前往巴爾幹參戰求死。

改編

此小說曾多次被改編,著名改編電影有:

参考文献

  1. 希莉婭·藍·強森. . 臺北: 高寶國際. 2013年6月. ISBN 978-986-185-847-0.
  2. . 网易娱乐.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外部連結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Anna Karenina”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语录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维基文库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维基数据 维基数据上的数据项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