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四贞

孔四贞1635年—?),清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孝庄文皇后曾抚养她。

孔四贞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635年
逝世不详
籍贯辽东都指挥使司
(今名:辽宁省辽阳市
亲属本家:
孔有德(生父)
孔庭训(兄长)
孙延龄(丈夫)
皇室:
孝庄文皇后(养母)
经历

生平

孔四贞幼时,曾为吴三桂养女。顺治九年(1652年),李定国奇袭广西,攻破桂林,孔有德命其妻子及子女自焚后,上吊身亡。清人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记载:「惟一女年十七,逸出城,单骑走京师,哭于朝。世祖怜而养之宫中」 。

孔四贞被封为「和硕格格」,即郡主[1],到达北京后,孔四贞因年纪尚幼而被孝庄文皇后在宫中养育,并被赐白金万两,岁俸视郡主[2]

顺治十三年四月,礼部尚书恩格德等奏言,册封中宫已照例举行,而且乾清宫、坤宁宫,以及景仁宫等宫殿即将建成,未便久虚,应该要册封妃嫔,惟被严饬。六月,礼部得旨:「今先册立东西二宫皇妃,应行事宜,尔部即照例酌议具奏,余着候上」。同月,顺治帝谕礼部,奉圣母皇太后谕:「定南武壮王女孔氏,忠勋嫡裔,淑顺端庄,堪翊壸范,宜立为东宫皇妃。尔部即照例备办仪物,候旨行册封礼」。七月,礼部择吉于八月十九日册妃,顺治帝以和硕襄亲王近期去世为由,不忍举行,命八月以后择吉[3]。八月,江南道监察御史俞铎以「两宫册立有期」为其中一个理由,请求暂停内外秋决,以彰皇仁。同年九月二十二日,朝鲜使臣麟坪大君李渲抵京,发现「畿辅州府方抄选良家美女,以充后庭,阙额三千,计数分定」,九月二十七日,已经完成拟定册立孔氏的文稿,文稿称孔氏「乃定南王孔有德之女,淑慎持躬、柔嘉赋性,奉藩屏之素训,翼亮原深,佐宫庙之弘庥,肃雝茂普」,十月十九日,金汝辉向李渲透露:「东宫皇后,明日定以寡妇贵妃册封」、「西宫皇后,孔有德女拣在别宫,翰林石绅女季秋选入,宠冠后宫,未知毕竟某人为后[4]」。册封孔四贞之事后来不了了之,并未举行。有称原因是顺治帝「知先许孙延龄,乃止[5]」。

孔四贞出身将门,随父军中,性情刚烈。嫁给孙延龄后,在丈夫面前趾高气扬,孙延龄心机颇深,最初对孔四贞百般恭敬,孔四贞遂为他在宫廷游说,使延龄得宠朝中。康熙四年(1665年),延龄怂恿孔四贞请求朝廷准许他们「就食广西」,皇帝批准。后来延龄夫妇举家南下,孙延龄便渐次排挤了孔四贞,夫妻感情恶化。

康熙十二年(1673年),发生三藩之乱,吴三桂起兵反清,并引诱孙延龄起兵响应。此时孔四贞懊悔异常,「日夜感上恩,劝延龄归顺」,延龄首鼠两端,犹豫不决,后吴三桂派吴世琮袭杀孙延龄。孔四贞曾有一子,也被吴世琮所杀。后来吴三桂把四贞接到云南,以为笼络原定南王部属,事实形同软禁。孔四贞待在昆明八年,直到「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才辗转返回京师,晚景凄凉。孟森说她「从此为孤豚腐鼠,不过为孙氏一老寡妇,无争相取重者矣」。传说死后葬在今北京公主坟,该地乃因此得名。但已经考证此说不实。

注释

  1. 按清制:皇后之女封「固伦公主」;妃嫔之女、皇后之养女皆封「和硕公主」;亲王之嫡女封「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之嫡女封「多罗格格」即「县主」……很清楚地分区了「和硕公主」和「和硕格格」,因此「格格」并不一定相当于「公主」。
  2. 清史稿 列传二百六十一》
  3. 《世祖实录》卷一零二
  4. 《燕途记行》
  5. (清)叶梦珠辑《续编绥寇纪略》,清光绪年间铅印本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