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卓然

姚卓然1928年7月3日[1]—2008年2月1日),绰号「小黑」(大黑为何应芬),人称「香港之宝」,是1950年代到1960年代的香港著名职业足球员,1950年代尾与黄志强何祥友莫振华合称「南华四条烟」。曾代表中华民国参加过罗马奥运会及两夺亚运会足球金牌[2]

姚卓然
左起:黄志强何祥友、姚卓然
个人
全名 姚卓然
暱称 小黑、香港之宝
出生日期 1928年7月3日
出生地点  英属香港
逝世日期 2008年2月1日(2008岁—02—01)(79岁)
逝世地点  香港黄竹坑黄竹坑医院
位置 左辅
现在所属 已逝世
球衣号码 -
职业*
年份 球队 ()
1948–1950
1950–1960
1960–1961
1961–1963
1963–1965
1965–1967
1967–1968
1968–1969
杰志
南华
东华
杰志
东华
东升
流浪
元朗
 ? (?)
 ? (?)
 ? (?)
 ? (?)
 ? (?)
 ? (?)
 ? (?)
 ? (?)
1958–1968 中华民国 ? (?)
* 职业次数与数仅计算国内联赛部份
奖牌记录
代表 中华民国
足球
亚洲运动会
金牌 - 第一名 1954年马尼拉 团体比赛
金牌 - 第一名 1958年东京 团体比赛
亚足联亚洲杯
铜牌 - 第三名1960年 韩国团体比赛

球员生涯

姚卓然自小已在湾仔修顿球场踢球,1948年加入黑白小型足球队。同年,在队友陆达亨介绍下加盟杰志,最初被安排在乙组队上阵,由于表现突出,半年后便获提升上甲组,在甲组半季已迅速成名。球王李惠堂曾在《大公报》「球经释疑」专栏中称赞他:「其长处在控球纯熟,路数纵横,传递准确」[3]

1950年夏天,由于胡好离开杰志,球队内部混乱,姚卓然遂决定离开母会,与朱永强联袂转投南华,于香港甲组足球联赛九巴一役一箭定江山,协助南华夺得冠军,走出战后初期的低潮,亦踏上个人足球事业高峰。姚卓然其后代表中华民国参加1954年及1958年两届亚运会足球赛,连续两届均于决赛击败南韩,夺得金牌。

姚卓然于1957年当选《德臣西报》主办的第四届全港最佳足球明星。继后两年均成功蝉联,即连续三届当选。

1960年,代表中华民国参加罗马奥运会足球赛,并于最后一场分组赛对英国队的赛事中射入两球,仅以2-3仅败[4]。同年,离开南华,「下山」加盟东华,1961年重返母会杰志,1963年又重投东华,1965年转会东升,1967年加盟流浪

姚卓然于1968年加盟元朗,担任球员兼教练,在1969年5月4日联赛煞科战对流浪,姚卓然完场两分钟射入奠定胜局一球,协助元朗险胜4:3,获得甲组联赛殿军后,以41岁高龄正式挂靴。1969年至70年球季起,姚卓然加盟丙组球队铁行,以教练兼球员身份带领球队由丙组踢上甲组。

退役生活

姚卓然球员时代曾是香港最高薪球员,年薪高达四万港元。退役后,姚卓然亦曾担任过教练,1970年起执教商业大军铁行,1973年兼任丙组球队海蜂教练兼球员。铁行于1975年宣布退出,姚卓然专心担任海蜂教练,成功带领海蜂于1976年首次升上甲组角逐。

1979年,姚卓然接掌东方。到了1981年重返南华,担任技术顾问。1983年担任流浪助教,1984年离职。

事实上,富商霍英东一向对姚卓然照顾有加,在他退役后亦为他安排过不少工作。可惜,姚卓然纵情声色、挥霍无度,以致妻离子散,晚年靠向球圈人士赊借过活,晚景相当凄凉。

1996年,姚卓然因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后,一直在「香港仔余根强纪念疗养院」长住,2008年2月1日,因天寒转寒引起并发症逝世,享年80岁[5][6]

客串电影

姚卓然曾与其他球坛名将陈辉洪朱永强刘仪等,合演过一部名为《蛮女斗七雄》的电影

个人荣誉

  • 全港最佳足球明星 三次(1957、1958及1959年)
  • 香港广播75年球坛荣誉大奖(2003年)

参考数据

  1. . [2017-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2. 球坛名宿姚卓然逝世 终年78岁
  3. 大公报》,1949年5月28日,第2张第6版,李惠堂主编「球经释疑」
  4. . [201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6).
  5. . [2008-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6).
  6. . [2008-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