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芙努

妮芙努鄒族語:Nivnu),為鄒族傳說中宇宙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具有極大威能,是天上的女神[1]

傳說

  • 妮芙努跨足於群山之上,為人類界定居住的領域teela yoni ta yatatiskova,用腳踩踏,使西部成為平原poneo,而東方為崇山峻嶺的地形。[2]
  • 妮芙努與娑耶娑哈(Soesoha)兩位神一同沿河走到yovokutana二河匯流處洗頭。當妮芙努洗頭時,水面飄石斛蘭的花瓣;然而娑耶娑哈洗頭時,河面漂浮的卻是大片菌菇。[3]
  • 太古時候,天界的萬物之神-妮芙努,有一天看到地界無人類,覺得是創造上的缺失,因此命令哈莫(Hamo)大神,肩負著播種人類的使命,從天界降臨到大地。哈莫大神來到了地界,找了個地方把從天界帶來的人種播種在地上,不久,就從地上長出人類,他們就是現在人類的祖先。人類的祖先相互交配繁殖成為眾人,人口增加後原先的居地也越來越擁擠。[4]
  • 很久以前,妮芙努來到人間,在特富野(Tfuya)以種植(或搖動楓樹)的方式種出了兩個人,此二人即是特富野人的祖先。[5][6]
  • 妮芙努在特富野部落中的大石上留下足印,並且叮嚀族人:「你們務必要記得這個標記」。[7]

解說

  • 浦忠勇:「創造神妮芙努(Nivnu)造出宇宙萬物;天神哈莫(Hamo)負責管理宇宙萬物」。[8]
  • 田哲益:「妮芙努神(Nivnu)為天地的創造者」。[8]
  • 浦忠成:「鄒族並沒有純粹造天造地的神話,只有調整天地的故事,但也不妨視以為天地的第二次創造」。[8]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鄭佩茜. (PDF).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南華大學. [2013-07-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12).
  2. 王嵩山. . 教育部社教博識網.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201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1).
  3. 楊曉珞. . 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4. 浦忠成. (PDF).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5-1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12).
  5. 陳雪娟. . 臺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2009-09].
  6. 浦忠成. . 原住民民族學院. 東華大學. [2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7. 阮忠仁. (PDF).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嘉義縣政府. [2015-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12).
  8. 方俊源 林俊男. (PDF).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2006-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5-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