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国王

天佑国王》(英语:,又译作《上帝保佑国王》),女性君主在位时称作《天佑女王》(英语:,又译作《上帝保佑女王》),是数个英联邦王国和英国皇家属地作为国歌或皇家礼乐使用的颂歌[1][注 2]

天佑国王
God Save the King
1745年10月15日The Gentleman's Magazine发表的早期版本。杂志目录将之称为 God save our lord the king: A new song set for two voices(天佑吾主:双声的新歌)

颂歌
别称God Save the Queen
天佑女王[注 1]
作词不详(一说为约翰·布尔),1790年
采用1745年
样本
《天佑国王》(美国海军乐队演奏版,器乐演奏)
  • 帮助

天佑国王曲调作者不详,可能源自单声圣歌,但也有传统说法认为是1619年由约翰·布尔所作。

《天佑国王》在历史上曾广泛在大英帝国英联邦国家作为国歌使用,现时在部分英国海外领土仍作为国歌使用[2],也是新西兰的两首国歌之一(1977年之前是唯一的国歌),一些英国海外领土也同样将它与另一首歌并列为国歌;在澳大利亚(1984年起)、加拿大(1980年起)[3]图瓦卢,《天佑国王》不是国歌,但作为皇家礼乐或王室颂歌使用。

此外,《天佑国王》的音乐时常被用来创作当地的爱国歌曲,但多数仍和王室仪式有关[4]美国爱国歌曲《我的国家属于你》也使用了《天佑国王》的曲调。

《天佑国王》的第一段歌词只有一种版本,但其它段落在历史上和现在都有各种版本:历史上出现的版本中不断有加上和删除各段落,甚至今天此歌曲仍有选取不同段落或对段落进行不同排列的版本[lower-alpha 1]。一般情况下,《天佑国王》作为英国国歌演唱时会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很少情况下会唱第二段[5]。第二段的来源据说是教会所指定的一篇用于火药阴谋周年日的古老祷词。这一古老的祷词中有这样几行:“驱散我们的敌人……消除他们的恶意,挫败它们的诡计。"

《天佑国王》作为礼乐使用时,对君主本人致敬时应演奏整首歌曲,对其它受王室礼乐待遇的王室人员(例如威尔士亲王)则适用前六小节。英国以外的部分英联邦王国也使用《天佑国王》的前六小节作为总督礼乐,或礼乐的部分:例如,加拿大总督和各省省督的礼乐是《天佑国王》的前六小节加上《啊,加拿大》的最后四小节,英国海外领土总督的礼乐是《天佑国王》的前六小节。

历史

一般认为这首歌现在的曲调由亨利·凯里博士所作,尽管在一些早期版本中出现过的乐段也出现在现在的版本当中,导致了一些混淆。

人们相信,这首歌的第一次公演发生在1740年的一次宴会上,在这次宴会上凯里为了祝贺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港口皮特贝罗爱德华·弗农海军上将唱了这一支歌。

传统上,此曲的第一次公开演唱被认为发生在1745年。英王乔治二世在位时,英国詹姆斯党领袖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注 3]重返英伦,谋求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在一次叛军获胜的战斗后,人们唱着这支歌曲来支持国王。

确立为国歌

Poster of blimp above London at nighttime, with the text "It is far better to face the bullets than to be killed at home by a bomb. Join the army at once & help to stop an air raid. God save the King".
“天佑吾王”作为支持君主和国家军队的号召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征兵海报,文本为:“与其炸死在家,不如直面枪炮。现在入伍,帮助阻止空袭。天佑吾王!”

《天佑国王》是英国国歌,但如同英国宪法的许多方面,国歌的地位来自于习惯和长期使用,从未有一条御令法律宣布其为国歌。一般而言,会演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很少的时候唱第二段)。[6]在英国使用的习惯版本是现行版本中最古老的,也是英联邦其它国家现在使用的版本的基础,但英国使用的传统版本歌词在历史上也时有变动。

在英国的各部分别出现的体育赛事中(例如足球世界杯赛),《天佑国王》一般作为英格兰北爱尔兰的国歌使用,苏格兰威尔士则分别有自己的“国家歌曲”和国歌。但在板球比赛中则使用《耶路撒冷》代表英格兰,2010年起在英联邦运动会中也使用《耶路撒冷》代表英格兰。

演奏

传统上,这首歌以慢而低沉的节奏演奏,被人认为非常沉闷。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减轻这种效果,这首歌以一个较快而且较活泼的节奏演奏。喜剧演员比利·康诺利在一场电视节目中比较了英国慢而低沉的国歌和很多其他国家的活泼的国歌,并建议将这首歌的曲调以「The Archers」的主题曲代替。

在2002年6月4日于白金汉宫举行的纪念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即位50周年的流行音乐会上,皇后乐队布赖恩·梅在宫顶用电吉他演奏了这首歌。[7]

在2022年9月19日举行的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国葬上,奏唱了这首歌的第一段和第三段。[8]

歌词

英语[lower-alpha 2]译文
第一段
天佑国王/女王,
愿彼万寿无疆,
天佑国王/女王!
常胜利,沐荣光;
孚民望,心欢畅;
治国家,运长;
天佑国王/女王!
第二段
扬神威,张天网,
保王室,歼敌方,
一鼓涤荡。
破阴谋,灭奸党,
乱盟尽扫光;
让我们齐仰望,
天佑吾等!
第三段
愿上帝恩泽长,
赐珍品,倾宝囊,
祚绵长!
愿其捍卫国法,
而使民心归向,
吾等衷心歌唱,
天佑国王/女王!
第四段
汝非无人所帮,
但有主恩众详,
泽披万方!
主恩非止此地,
兄弟即是尔邦,
温馨家庭祈望,
天地倘佯!
第五段
从潜在的敌人,
打倒刺客直奔,
天佑国王/女王!
其管治大无畏,
不列颠需捍卫,
吾父/母、王族、挚友,
天佑国王/女王!
第六段
上帝赐予魏帅,
胜战而成日常,
天赐荣光!
祈魏帅煽静肃,
尤如恐撃以欲,
叛苏人必前仆,
天佑国王/女王!

加拿大版本

法语版

《天佑国王》在加拿大有法语版本,为加拿大的皇室颂歌:

法语[9]译文
天佑吾王,
权势无上!
万寿吾!
君临荣光,
凯旋无疆,
孚民欢畅。
万寿吾!
英语版(附加段落)

在作为加拿大的皇室颂歌的时候,这首歌有附加的一段,一般在第一段或第二段后面演唱:

英语译文
福佑吾土,
安逸欢腾,
满布海际;
祈使帝国,
忠聚自由,
诚笃于汝
天佑国王(永存)。
双语版

在双语版本中,首三段以法语演唱,后四段则以英语演唱。

双语版译文
天佑国王,
权势无上!
万寿吾!
常胜利,沐荣光;
孚民望,心欢畅;
治国家,运长;
天佑国王!

在英联邦中使用

这首歌曾经被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马来亚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大部分英联邦成员及英国属土作为国歌。在英属香港时期,每当有英国皇室成员到访,香港总督就职履新,或出席官式活动和检阅,驻港英军(或香港义勇军皇家香港警察)仪仗队行向王室敬礼(Royal Salute),军乐团演奏国歌,其中港督和其他皇室成员只奏半首,若是君主到访就要全首奏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及之前,香港两间电视台无线电视亚洲电视收台前亦会播放国歌。

现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国歌的地位已经分别被《前进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歌)、《哦!加拿大》(加拿大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的祖国》(马来西亚国歌)、《前进吧,新加坡》(新加坡国歌)、《人民的意志》(印度国歌)和《保佑神圣的土地》(巴基斯坦国歌)等所代替。

这首歌和《天佑新西兰》一起被新西兰承认为国歌。

此外,《天佑国王》也曾经是爱尔兰自由邦的国歌,惟在1920年代被《战士之歌》取代。

英国公共媒体BBC每逢有王室重大宣布时,亦会播放一段《天佑国王》。

在其它地方使用

此曲调曾被几个其他的国家的国歌所采用,包括丹麦德国万岁胜利者的桂冠》(1871年—1918年)、俄罗斯俄罗斯人的祈祷》(1816年—1833年)、瑞典瑞士《祖国请你召唤》。

列支敦士登的国歌《在年轻的莱茵河上》的曲调与这首歌相同。挪威的王室颂歌《国王之歌》,美国爱国流行歌曲《我的国家属于你》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其中一首土着创作的独立运动歌曲的曲调也与其相同。

2012年电子娱乐展育碧游戏公司发表了新作僵尸U,使用了此曲当作预告片的主题曲。

改编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匹克威克颂前奏曲中低音部分出现这曲调旋律。

英国摇滚乐团「王后乐队(英语:Queen)」在他们的音乐会的结束总是演奏这首曲的摇滚版。

1977年,即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位25周年纪念时,庞克摇滚乐队性手枪发布了一首同名的反对皇室无政府主义歌曲《天佑女王》。在纪念日当天该乐队试图在英国国会大厦外面的泰晤士河河面上演奏这首歌曲,但被英国警察制止并逮捕[10][11]

联合王国的其它国歌

在需要播放联合王国成员国国歌的场合(如国际体育比赛)下,下列歌曲经常使用:

在国际足球比赛的演奏国歌仪式中:

故此若英格兰队及北爱尔兰队对赛时便会出现只奏一次《天佑国王》的特殊情况。

注释

  1. 女性君主在位时使用
  2. 歌词和歌名随当朝君主的性别而有所改变:例如在女性君主在位时歌词中的“国王”(King)改成“女王”(Queen)、“他”(主格:he,宾格:him,物主代词:his)改成“她”(主格:she,宾格:her,物主代词:her)、“父亲”(father)改成“母亲”(mother)等。
  3. 即“小王位觊觎者”,为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长孙,在苏格兰有很多支持者,因此就有了支持苏格兰的最后一段
  1. 参见颂歌集《英格兰颂歌集》(English Hymnal)、《古今颂歌集》(Hymns Ancient and Modern)、《赞美之歌》(Songs of Praise)收集的,以及英国王室网站上(royalty.gov.uk)的不同版本。
  2. 除了第一段以外,其它段落几乎不演唱。只有前三段是官方制定版本。

参考文献

  1. . nationalanthems.info. [17 August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7).
  2. . [2014-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2).
  3. MacLeod, Kevin S., (PDF) 1, Ottawa: Queen's Printer for Canada: I, 2008 [25 June 2010], ISBN 978-0-662-4601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3-27)
  4. . NationalAnthems.me. [23 Nov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5. . [1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2).
  6. . [200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7. , [2019-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中文(中国大陆))
  8. , [202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4) (中文(中国大陆))
  9. . YouTube. [2019-05-31].
  10. Fred Vermorel, Judy Vermorel (1987) Sex Pistols: the inside 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83. Omnibus Press. Retrieved 26 February 2011
  11. Chart Stats – The Sex Pistols – God Save The Queen Retrieved 26 February 201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