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票

大龙票中华民国初年在在北疆迪化道伊犁道南疆阿克苏道流通的面额为新疆红钱四百文新疆财政司(厅)库官票。因正面双龙戏珠的图案,且为与清末发行的老龙票区别,被俗称为大龙票。

新疆厅(司)库官票红钱肆百文
民国二年版大龙票
使用地区
使用地 中華民國新疆省
发行历史
始发时间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
货币单位
货币符号湘平两
发行制造
中央银行新疆财政司,后改为新疆省财政厅

历史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甘肃新疆布政使王樹枏新疆省的官钱局进行改组,并发行纸币新疆藩库官票红钱肆百文,即老龙票。老龙票在全疆境内流通。辛亥革命以后,老龙票依然在新疆发行流通。杨增新主政新疆后,新疆官钱局被新疆财政司代替,成为了新疆纸币的发行机构。杨增新以新疆财政司的名义,发行了新疆财政司库官票,即新疆省票,作为在新疆流通的货币[书 1]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新疆财政司库官票发行最早的新疆司库官票,就是新疆财政司完全仿制老龙票的形制特征而发行的大龙票[书 2][书 3][刊 1]。大龙票是一种不兑现纸币,面额为新疆红钱四百文,合湘平银一两,其辅币为面额红钱一百文的狗娃子票[刊 2]。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因北洋政府的命令,所有财政司更名为财政厅,故更名后的新疆省财政厅发行了新一版大龙票,也就是新疆财政厅官票[书 2][书 3]

不过,因为在清朝时,新疆的财政主要依赖于内地各省的协饷维持,而中华民国成立后,新疆的协饷断绝。杨增新主政新疆后又面临着来自伊犁革命党人、南疆哥老会的势力以及沙俄和蒙古的侵犯等军事压力。使得新疆省的财政愈加吃紧。除此之外,新疆省票的发行亦准备不充分。因为这些原因,新疆当局不得不通过滥发货币以维持财政。此举虽然在一定时间内缓解了部分新疆省财政的压力,然而滥发货币导致的货币贬值开始出现,并最终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书 2][书 3][刊 3]。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时,每石价值银五六两的小麦,到了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价值涨至超过银二十两。省票虽名曰抵一两银,实际上其价值不过数钱银。而这期间,在喀什噶尔道和阗县所流通的喀票,也就是仍在流通的老龙票却因准备充足,在这两个地区信用良好。使得信用较差的大龙票遭到了喀什噶尔道和和阗县的抵制。因此虽然规定大龙票为在全新疆省流通,而实际上仅在北疆的伊犁道、迪化道和南疆的阿克苏道流通[书 2][书 3]。也因此,在喀、和二地的税款存在取巧的情况发生[刊 4]。截止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三月,大龙票先后发行7,541,000两,其中不包括库存未盖印的十万两和编号错误的一千两[书 4]

形制特征

民国四年版大龙票 注意司库官票已为厅库官票

大龙票为竖式大官票,白道林纸彩色石印,迪化印制。大龙票沿用清代纸币老龙票的图案,在纸币正面四周边框为双龙戏珠图案。背面印有财政司(厅)的汉文察合台文告示,并盖有财政司(厅)的官印。民国二年版的大龙票尺寸为长215毫米,宽113毫米。大龙票质量较差,颜色也并不明亮[刊 5]。正面上方有横书“新疆司库官票”,正中直书“凭票发足红钱四百文整”。右侧为编号,左侧为日期[刊 6]。背面汉文告示[刊 5]为:

新疆财政司为晓谕事:照得此项官票准在本省及各属完纳粮草厘税等项及缴一切公款。兑换银钱,均在官钱局支付。如将来官设银行成立,即在银行支付。尚有不肖官商籍端勒索不收情事,准其来司禀控,定从严办。现在财政司印信尚未奉部颁到,业经呈明国务院仍用旧日布政司印信于官票内盖用,以免两歧,而昭信用。尚奸民捏造假票,亦即照例治罪。合行晓谕。为此,示仰通省官绅商民人等一体遵照,切切此谕。民国贰年 月 日示

因为财政司改为财政厅,民国四年版的大龙票其正面上方的横书被改为“新疆厅库官票”,其背面告示也因此改动数字。该版大龙票长219毫米,宽113毫米。而印制质量相较于前版更差[刊 5]

参考文献

书目
  1. 乌鲁木齐金融志编纂委员会 (编). . : 17–18.
  2. 黄志刚. .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279–281. ISBN 9787228141180.
  3. 董庆煊; 穆渊. .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9: 162–163. ISBN 7-5631-1120-4.
  4. 谢彬. 杨镰, 张颐青 , 编. .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0: 220. ISBN 7-228-01057-4.
期刊
  1. 柴济森. . 新疆社会科学. 1983, (03): 49–52.
  2. 徐德莉.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 27 (03): 83–91, 181.
  3. 王昭武. . 民族研究. 1992, (03): 47–52.
  4. 周泓.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0, (04): 64–68. 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00.04.013.
  5. 黄志刚. . 新疆钱币. 2003, (03): 32–32, 32.
  6. 吴筹中; 刘少波. . 财经研究. 1984, (05): 55–58. doi:10.16538/j.cnki.jfe.1984.05.01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