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轮船
外轮船或称明轮船[1]为一种内动力船,有蒸汽或内燃机等型,靠两舷的大型水车状轮桨拨水前进。

15世纪画轴中的罗马外轮船

现代外轮船

清代车轮舸

唐代车轮舟

船尾式外轮
已知最早的西方纪录中古罗马已经出现使用轮桨的船只,只是靠人力或动物在内部推动,也搭配船桨补助。中国南史纪录中则是418年南北朝时代王镇恶的水军装备没有船桨的蒙冲,可能采用轮桨推进[2],祖冲之建造的千里船可能也使用轮桨,552年梁国水军则很明确有典型人力外轮船被称为「水车」,同时期其他地方小水军也有「双轮」「步舰」等船只出现多半使用人力在船内踩踏驱动轮体。[3]唐朝后大量出现并已经为外国所知,到宋朝外轮船体积和动力有所优化已经装上冲角来冲撞敌军,并能载300人以上做为主力军事用途的一类军舰,被称为海鳅船。
近代18世纪末期美国学者罗伯特·富尔顿首次将蒸汽机用于外轮船开创先河,1845年后英国海军正式将蒸气外轮船作为军舰必备的船种。[4]
参考文献
- . 乐词网. [2022-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7).
- . [202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5) (中文(简体)).
镇恶溯渭而上,乘蒙冲小舰,行船者皆在舰内;秦人见舰进而无行船者,皆惊以为神。
- 牛山辉代訳『中国の科学と文明』河出书房新社。ISBN 9784309224862
- 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4, Part 3, Civil Engineering and Nautics. Taipei: Caves Books. p. 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