塭子内
塭子内,是台南市佳里区南部的旧地名。广义的塭子内又称为「塭内地区」,亦即台湾清治时期至日治前期的「塭子内庄」或日治后期的「塭子内」大字,现设有塭内里;狭义的塭子内则仅指里内最大的一个聚落。
日治时期设多项机关于塭子内本部落(如:派出所、公学校、灌溉监视所、会社原料所等),始大为发展,日治中期至民国五、六十年代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快速带动下,成为南佳里、南七股的农、商中心,庄内曾同时有露天戏院、酒家、碾米厂、布庄等林立的店家,随着民国六十年代后工业兴起,逐渐取代农业社会,而塭子内的一时繁景也随着农业经济的式微而快速消失,现今蜕下过去繁华,与一般高龄农村无异。
主要姓氏
- 塭子内:黄
- 外渡头:黄、陈、魏
- 林投内:黄
- 蚶寮:黄
- 顶破坪(划归蚶寮里部分):陈
- 埔顶:黄、叶
- 东势寮:黄
- 港墘:黄、王
主要庙宇
- 塭内蚶寮永昌宫(塭子内本部落与蚶寮本部落合庙,另林投内约半数也以此为信仰中心)
- 外渡头中社子厚德宫(外渡头与划归西港区的中社子合庙)
- 蚶寮福安宫(顶破坪划归佳里区蚶寮里的部分)
- 慈德禅寺(佛教禅寺)
地方机关
- 佳里区农会塭内分部
- 嘉南农田水利会塭内工作站
- 台南市警察局佳里分局塭内派出所
- 塭内国小
- 通兴国小(位于埔顶聚落)
参考文献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
- 《台湾堡图》,台湾总督府,1904年
- 《台南市佳里区行政区域图》,内政部,2005年9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