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多效性

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与其无关的性状特征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可以由一个基因影响多个蛋白质的表达。

一個基因基本上控制一個性狀,若一個基因的突變可使多種性狀同時改變,則稱此狀況為基因多效性(gene pleiotropy),此基因則為多效性基因(pleiotropic gene)。

例如:血红蛋白H病是由于一个控制血红蛋白ɑ链合成合成的调控基因发生了突变,不仅引起贫血症状,还可以在胚胎期影响患儿面部的形态发育。

多效性基因控制不同性狀之主要機制,是因多效性基因所生成的產物被個體內不同的細胞使用,或者,其產物具有訊息傳遞之功能並且影響許多不同的下游產物。在人類疾病中有一著名的例子: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PKU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氫化(hydroxylation)成酪胺酸(tyrosine)的代謝途徑產生問題而引起的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造成代謝途徑異常之基因,可同時使病患毛髮色素減少、皮膚蒼白且有智能障礙。另外,在果蠅實驗中也發現,隱性vestigial gene(vg)基因會使果蠅翅膀變短而無法飛行,也會間接改變果蠅卵巢的egg string數量、改變小盾板上的刺毛位置,並且使果蠅壽命減少。

並不是所有的基因多效性的例子都是往相同的方向進行,有時會有拮抗的情況發生,稱為拮抗基因多效性(antagonistic pleiotropy)。以人類為例子,p53基因之產物會使細胞停止生長,最終造成細胞死亡,因此,p53基因產物可以抑制癌細胞之生長,但也會同時抑制幹細胞之分裂,使人體無法自行更替老死之細胞。拮抗之基因多效性在人類老化(aging)相關的機制上,也有很多例子,喬治·C·威廉斯在1957年提出有關老化的理論,他認為某些基因產物在人體年輕的時候可以提高健康,然而當年紀漸大,此基因產物卻有相反的結果。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