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文·查戈夫

埃爾文·查戈夫Erwin Chargaff,或譯查佳弗查哥夫查蓋夫查爾加夫1905年8月11日—2002年6月20日)是一位奧地利猶太生物學家,1940年成為美國公民。查戈夫以發現查戈夫法則而聞名。這一法則此後促成了DNA雙螺旋形結構的發現。他曾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埃爾文·查戈夫
埃爾文·查戈夫
出生(1905-08-05)1905年8月5日
 奥匈帝国布科維納公國車尼夫契
逝世2002年6月20日(2002歲—06—20)(96歲)
 美國紐約市曼哈頓
居住地 美國
国籍 奥地利
 美國(1940年以降)
母校維也納工業大學
知名于DNA結構查戈夫法則
奖项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74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分子生物學

生平

早年

埃爾文·查戈夫於1905年8月11日出生於奧地利布科維納,現在則屬於烏克蘭切爾諾夫策[1]。查戈夫早年曾在科學文字學中難以抉擇,因為他天生具有語言的天份。他在美國的同事認為查戈夫的英語比他們更好[1]

在維也納的文理中學畢業後,1924年至1928年間,查戈夫在維也納工業大學學習化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28年至1930年間,他在耶魯大學研究有機化學,但是因為他不喜歡紐哈芬,所以在1930年回到歐洲。從1930年至1934年間,他先後在柏林大學巴黎巴斯德研究院進行研究[1]

查戈夫在1935年移居到紐約,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生理化學研究。他後來大部分的研究生涯都在這裡度過。查戈夫在哥倫比亞大學期間發表了許多論文,主要是核酸領域的研究,例如使用色譜法來分析DNA結構。在奧斯瓦爾德·埃弗里於1944年進行遺傳分子的實驗後,查戈夫開始對DNA產生興趣。他在1950年發現DNA中的腺嘌呤胸腺嘧啶數量幾乎完全一樣,鳥嘌呤胞嘧啶的數量也是一樣。這項發現後來成為查戈夫第一法則。

查戈夫法則

查戈夫一生中曾提出兩條法則,後來都被稱為查戈夫法則。最為人知的第一法則顯示DNA中的腺嘌呤胸腺嘧啶數量幾乎完全一樣,鳥嘌呤胞嘧啶的數量也是一樣。

查戈夫在1952年於劍橋認識了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杜威·沃森,並與他們討倫他的發現。查戈夫的研究也幫助克里克及沃森推斷出DNA的雙螺旋形結構。

第二法則則表示不同物種之間的DNA組合是不同的,特別是A、G、T及C之間的相對數量。

晚年

從1950年代開始,查戈夫開始大量談論分子生物學的失敗,並宣稱分子生物學正「邁向混亂」,所作的努力可能是不合理的。他相信人類的知識會受到自然界複雜程度的限制,認為人類相信自然界是一部機器的想法是相當危險的。

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杜威·沃森莫里斯·威爾金斯於1962年因為發現DNA雙股螺旋結構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1],查戈夫退出他所屬的實驗室,並對所有科學家抱怨他諾貝爾獎被排除在外的結果。查戈夫與1958年去世的羅莎琳·富蘭克林後來因為被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排除在外而聞名於世。

他在退休之後總共發表450篇論文,並出版了15本書[1]

榮譽

埃爾文·查戈夫分別在1949年及1974年獲得巴斯德獎章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參考資料

  1. Christy, Nicholas. . 'Columbia University P&S Journal. Winter 2004 [200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30).
  2. Judson, Horace. . New York Times. 2003-10-20 [2007-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6).

外部連結

维基语录上的埃爾文·查戈夫语录
  • Weintraub, B. (2006); Erwin Chargaff and Chargaff's Rules. Chemistry in Israel, Bulletin of the Israel Chemical Society. Issue No.22, Sept. 2006. p29-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