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
地核(英语:),位于地球的最中心。半径约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
它可再分为内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发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人类无法直接观测地核,而从源自其他行星内核的铁陨石来推测、以及地球物理化学性质的推算,地核也是由铁和镍组成。地球磁场的自激发电机理论,也需要一个液态金属外核的存在才能成立。至于,则极有可能是固态铁。
成分
来源请求|地核主要的主要成分是铁或铁镍质,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心的温度大约有7,500K,比太阳表面温度来得还要高;下部地函的主要成分有硅、镁、氧,还有一些铁、钙及铝;上部地函的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以及辉石 (铁镁硅酸盐岩石),也有钙和铝。以上这些都是来自于地震震测数据,虽然上部地函的物质有时会因着火山喷出熔岩而被带到地表来,但是人类现有技术仍旧无法到达固体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钻探行动连地壳都尚未挖穿。地壳的成分则主要是由石英 (二氧化硅)以及硅酸盐类如长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