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精神總動員 (日本)

國民精神總動員是1937年第一次近卫文麿内閣9月时推行的政策。

簡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後,第一次近衛內閣在8月24日通過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目的是形成輿論、為全面戰爭作準備。

1937年9月,大日本帝國政府開始根據「舉國一致」和「盡忠報國」之口號精神進行「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各都道府縣建立實行委員會,隨後成立町內會、部落會、鄰組等居民組織,實行強制儲蓄、捐獻、義務勞動等活動[1]:125

軍部原以為中國可能立即投降;然而,中國方面國共合作頑強展開中國抗日戰爭,日本之侵略戰爭陷入泥潭之中;軍部為堅持在長期戰爭鼓動國民支持天皇繼續戰爭,政府也在其影響下構築把國民都動員起來之戰爭體制[1]:125

1938年4月,大日本帝國政府公布《國家總動員法》,規定:只要是國家總動員的需要,可以不經過帝國議會批准,而以天皇敕令的形式壟斷、統制和調用物資、能源、運輸及勞動力;還規定「為有效發揮國家的所有力量,統制使用人、物資源」,人和物一樣都成為被統制的「消耗品」[1]:125。當年還成立以管理國民身體為目的之厚生省,負責確保戰爭所需要之「人的資源」,甚至連國民之「健康狀況」也作為衡量戰鬥力和勞動能力之標準;於是,為使國民保持健康投入總力戰,普及廣播體操[1]:125

1940年,日本對德國之「閃擊戰的勝利」羨慕不已,也決心實現納粹德國之「一國一黨」體制,於是陸續解散政黨,於10月統一組成「大政翼贊會」;從此,多黨制議會制度被消滅[1]:125。同年,政府解散各工會組織,為配合戰爭設立「大日本產業報國會」,全面禁止罷工等活動;當時已經實施食品、衣料、燃料和其他日用品之配給制度;因為町內會、部落會、鄰組等居民組織是實行配給之途徑,全體國民都不可能逃避體系;生活統制組織還起到使國民相互監視之作用[1]:125

雜誌、報紙、電影、廣播、小說等所有之信息都要經過政治審查,只允許刊載歌頌和肯定戰爭之作品;政府把越來越多之戰死者稱為「英靈」,宣揚他們是為國家而死、是「榮譽的戰死」,為再把新士兵送上戰場;在以天皇為頂點之軍部之統治體制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媒體、教育以及人命等都被動員起來投入戰爭;也就是日本法西斯體制之建立[1]:125

參考文獻

  1.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寫委員會 (编).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 2005. ISBN 962-04-2496-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