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资管理局
国家物资管理局(德語:)是纳粹德国的军需和国家物资管理机构,位于德国慕尼黑。这一组织取代了原冲锋队的采购机构冲锋队经济部(SA-Wirtschaftsstelle)。
_Markierung_edited.jpg.webp)
希特勒青年团短剑上的国家物资管理局标记

希特勒青年团袖套上的国家物资管理局标签:W4/31:格罗斯勒赫尔斯多夫Max Haufe工厂

慕尼黑的国家物资管理局总部
组织和任务
1925年早期,阿道夫·希特勒为了避免街上冲突时冲锋队员出现身份识别问题,下令所有冲锋队成员和纳粹党员等身穿褐色制服,1927年增加了褐色帽子和徽章。这些制服只能在冲锋队经济部购买。由于纳粹党员不断增加,1928年希特勒指示冲锋队在慕尼黑成立物资局(Zeugmeisterei),统一供应制服、配件和纳粹组织成员装备。之后德国各个城市均成立了物资局,慕尼黑的物资局遂更名为国家物资管理局,作为全国物资供应的领导机构。
纳粹组织的所有物资均带有国家物资管理局标签,带有版权信息和一个物资编号,这个编号中含有材质、物资供应、生产单位和制造年份信息。所有的产品都先由一战老兵测试,二战爆发后则使用战俘测试。部分物资也储藏在慕尼黑的管理局总部,并被寄往各地。[1][2]
物资管理局代码
国家物资管理局的物资代码结构如下:RZM M4/72/42[3][4] 其中M为材料代码,4为厂家类型,72为厂家编号,42为制造年份(有时会省略)。代码信息如下:
材料代码
|
生产类型(金属制品类)
|
参考资料
- Elisabeth Timm: Hugo Boss company history - production for the NSDAP Reichszeugmeistere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erman), 1999.
- Public Board of Works Munich I: History of the office build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German), June 2007.
- . [201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3).
- (PDF). [2014-06-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1-08).
- . [201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延伸阅读
- Götz, Norbert, Weidlich, Peter Reichszeugmeisterei. In: München - "Hauptstadt der Bewegung" (German), exhibition catalogue, Munich city museum, October 22, 1993 - March 27, 1994. Munich 1993, p. 283-28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