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文學

噶瑪蘭族文學英語:),泛指自過去至今已有文字明確記載的傳說神話故事、歌謠或是其他足以呈現該族特色的文學作品。噶瑪蘭族文學大致上依照年代劃分可分為「族語口傳文學時期」、「戰前-日語記載時期」、「戰後創作時期」。[1]

族語口傳文學時期

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

神話在一個民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解釋人類起源、現有的自然現象之外,也包含許多其他的功能與意義[2]。能讓我們從中看見該民族的生活樣貌與產業型態[3]。 由於噶瑪蘭族在過去並沒有發明自己的文字,因此過去並無相關的文字記載,只能藉由口述傳說和神話等方式將過去的故事留下來。

《冬瓜美人》

據說過去有一位噶瑪蘭族農人發現了冬瓜的種子,並將其埋置土中,等到成熟要把它切開來吃的時,卻聽見從冬瓜裡傳出「不能切」的聲音,使農人甚感驚訝,只好將冬瓜放在家中。不久後,熟透裂開的冬瓜蹦出了一個女孩,農人變開心地將這個女孩取名為冬瓜美人。

冬瓜美人長地非常美麗,讓許多村內的族人為之嚮往。每當她去附近打水時,總會有許多人向她要水,只為了見冬瓜美人一面,導致冬瓜美人回到家後容器裡的水都已經所剩無幾。此外,冬瓜美人也喜歡織布,但每次眾人都會圍在她身旁觀看,造成冬瓜美人十分困擾,因此農人蓋了柵欄阻擋外人,並將織布機放置在屋頂平台上,好讓冬瓜美人能夠好好織布,並叮囑她要小心安全。

沒想到某天,當冬瓜美人正專心織布的時候,織布機竟然滑落屋頂,冬瓜美人一心只想將織布機撿回來,卻因為不小心失足而滑落平台摔死了[4]

從這個神話傳說,可以讓我們了解過去噶瑪蘭族的年輕女子,除了負責農作和採集工作之外,也必須肩負起打水、織布的工作,且從織布這項傳統技藝中衍生出許多神聖儀式、器具與禁忌,更成為女性族人的專屬領域,為噶瑪蘭族人的織布工作蒙上一層神祕色彩。

《噶瑪蘭公主》

在民間故事裡流傳著一部有關蘭陽平原龜山島的起源故事,內容主要講述的是海龍王的女兒噶瑪蘭公主與龜將軍的相愛過程,兩位有情人卻礙於海龍王的反對而無法終成眷屬,只能被蝦兵蟹將阻擋在海洋外,從此化作蘭陽平原與龜山島隔海相望的由來[5]。噶瑪蘭公主在廣為流傳後還被寫入樂譜成為國樂曲[6]及傳唱歌曲「噶瑪蘭公主」,其歌詞內容部分如下[7]

此外,隸屬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蘭陽舞蹈團更將噶瑪蘭公主編成一支舞碼,並遠赴新加坡表演,宣傳噶瑪蘭文化[9]

戰前-日語記載時期

噶瑪蘭族的起源傳說

由於甲午戰爭戰敗,清廷依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予日本。殖民者一方面為了瞭解台灣地區的風俗民情,另一方面為了加強統治與管理,因此派遣許多民族學民俗學以及人類學者,例如:伊能嘉矩鳥居龍藏馬淵東一等人前來台灣展開舊慣調查,並從參與觀察、實際訪談中取得原住民族的口述傳說故事[10]

馬淵東一《南方土俗

依據馬淵東一在台灣調查期間所整理的《南方土俗》中,可以看見書中有關噶瑪蘭族的起源傳說: 過去有一對夫婦叫做Kuzuzayan與Kunasayan,是「加禮宛」的祖先,也就是噶瑪蘭族的祖先之一。這對夫婦生了三個小孩,孩子長大後因為耕地不夠,因此三人決定打造一艘大船到其他地方開開墾,最後大哥和三哥輾轉來到了肥沃的蘭陽平原,他們在這裡落地生根,生活在噶瑪蘭地區的後代便成了噶瑪蘭族的後代,而二哥則在太魯閣這個地方駐足發展[11][12]

伊能嘉矩《宜蘭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實查》

民族學家伊能嘉矩在撰寫《宜蘭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實查》中,曾於宜蘭地區做過深入的田野調查,並記錄了噶瑪蘭族抵美社總頭目振金聲的口述資料,使噶瑪蘭族的祖先傳說得以公開於世: 我祖先叫Avan(阿蚊),他從一個很遠的地方乘船出海,並在台灣北部登陸,進而抵達宜蘭,並稱這個地方為「蛤仔難」(Kavana)。 當時這裡還沒有漢人的蹤跡,但原先就已有山番住在這一帶,所以Avan一族只好住在沿海的荒地,便和當地的先住民爭奪地盤,最後獲得勝利,佔領蘭陽平原,山番因而遷往高山地區,這是數百年前的事[11][12]

戰後創作時期

自1980年代原住民正名運動興起後,許多原住民作家開始投入創作,主要以漢語或族語書寫,內容多為呈現該族的真實樣貌、文化特色等,其體裁有敘事書、小說詩歌不等,當中亦有其他漢人作家書寫對該族觀察的出版物。

噶瑪蘭族-永不磨滅的尊嚴與記憶

此書由噶瑪蘭族作家潘朝成(木枝‧籠爻Baugu Anao)先生著作而成。主要內容以族人觀點呈現,講述噶瑪蘭族作為長期受主流社會欺壓的弱勢族群,必須隱姓埋名地躲在漢人背後,凸顯了台灣原住民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的現象,並印證了台灣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歧視偏見[13]

噶瑪蘭族香蕉絲文化情

作者潘朝成(木枝‧籠爻Baugu Anao)先生先是在書中開頭展示噶瑪蘭族在蘭陽平原的舊社位置,解釋了噶瑪蘭族如何從宜蘭遷移到花蓮地區的歷史過程,並以花蓮縣新社部落為主要研究地,紀錄噶瑪蘭族流傳已久的香蕉絲技藝、傳統祭典與儀式,以及香蕉絲製作而成的相關產品,讓讀者透過文字認識噶瑪蘭族。[14]

少年噶瑪蘭

知名作家李潼以噶瑪蘭族後裔少年潘新格作為故事主角,講述主角如何穿越近200年的時空,回到噶瑪蘭祖先的發源地,並藉由他對身分認同上的矛盾,及回到現實後對自己族群文化的改變作為對比,點出對文化認同的重要性和保存意義[15]

懷念故鄉(kasianem)

此曲曲調本為宜蘭地區噶瑪蘭族人的傳統民歌,後來被來到蘭陽平原傳教的馬偕博士收錄進「聖詩集」中。後來由致力推動噶瑪蘭復正運動的長老偕萬來先生,依據自己對樂理的了解,以及對噶瑪蘭古調的認識,融合阿美族的曲調和自己寫的詞,將此曲用族語重新譜曲,歌曲內容主要描述過去噶瑪蘭族人的傳統生活[16],其歌詞部分如下:

另有其他30首噶瑪蘭族傳統的民謠、融合外來語的歌謠以及新創作的民歌被收錄在原住民樂曲唱片「噶瑪蘭族之歌: 花蓮縣新社 SONGS OF KAVALAN」中[18]

《母島解體‧登基》

此曲被收錄在台灣重金屬樂團「閃靈」成團後所發行的第一張創作專輯「祖靈之流」當中,歌詞內運用了大量原住民傳說中的神祇,其中的「Kuit na Lazin」和「Saluman」便是使用了噶瑪蘭族語。「Kuit na Lazin」是噶瑪蘭族語中的「鬼(Kuit)」和「海(Lazin)」,「Saluman」則是噶瑪蘭族入山打獵前必須祭拜的山神[19]

参考资料

  1. 童信智. (PDF).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231. 2007 [2018-12-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2-25).
  2. 楊利慧.張霞.徐芳.李紅武.仝雲麗. . 秀威資訊出版. 2016-01-30 [2018-12-13]. ISBN 97898632635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3.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創世神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原視界,[12 13 2018].
  4. "噶瑪蘭族-冬瓜美人的傳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原住民族委員會,[12 13 2018].
  5. 葉明琦. . 宜蘭縣史館. 2008. ISBN 9789860166163.
  6. "2013 竹塹國樂節 《噶瑪蘭》 新竹市立三民國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YouTube,[12 13 2018].
  7. "噶瑪蘭公主 陳明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魔鏡歌詞網,[12 13 2018].
  8. 陳明章,《噶瑪蘭公主》歌詞
  9. "噶瑪蘭公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蘭陽舞蹈團舞作資產,[12 13 2018].
  10.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紀念專刊:戰後七十年台灣人類學發展與後殖民批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人社東華,[12 13 2018].
  11. "噶瑪蘭族起源傳說",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12 13 2018].
  12. "起源傳說(噶瑪蘭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12 14 2018].
  13. 潘朝成. . 原民. 10 01 1999. ISBN 9578491484.
  14. 潘朝成. .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12 01 2008. ISBN 9789860165609.
  15. 李潼. . 天衛文化. 2004-08-20. ISBN 9574901521.
  16. "懷念故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國家文化資料庫,[12 14 2018].
  17. 詞/偕萬來 唱/潘金英,《懷念故鄉(kasianem)》歌詞
  18. 合輯 Various Artists. . 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10 01 1999. ISBN 0568151321.
  19. 平埔文化資訊網-噶瑪蘭人的歌謠文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