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勞埃德

喬治·華特·塞爾溫·勞埃德英語:1913年6月18日—1998年7月3日)是二十世紀英國作曲家。長期受病患所困擾,他的作品產量並不多,但音樂卻十分平實近人,他會運用現代音樂創作手法,同時保有濃厚的後浪漫時期風格。

喬治·勞埃德
出生(1913-06-18)1913年6月18日
 英国康和郡圣艾夫斯
逝世1998年7月3日(1998歲—07—03)(85歲)
 英国倫敦
职业作曲家

生平

童年及青年時代

勞埃德出身於康和郡圣艾夫斯一個對音樂非常熱愛的家庭。由於患有風濕熱,他年幼時近乎在家中自學。11歲有機會跟隨薩蒙斯(Albert Sammons)學習小提琴,又跟隨法爾景(Harry Farjeon)學習作曲。後來一次到倫敦的機會被作曲家約翰·艾爾蘭垂昩。後來進入倫敦聖三一學院攻讀,他的才華開始得到其他人的注意。19歲便完成了他的第1首交響曲,翌年獲得首演,隔年又再首演了《第2號交響曲》。亦因為艾爾蘭的原因,1939年得到布烈頓的首肯,在英國廣播電台中播放他的《第1號交響曲》。

除了交響曲之外,同期他亦創作了兩齣歌劇。第一齣《艾爾連》於1934年在彭贊斯上映;第二套《農奴》更於1938年在倫敦皇家歌劇院進行首演。[1]

參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勞埃德入伍,效力於海軍擔任樂手。1942年,他被派駐於北極護航艦隊,於驅逐艦千里達號(HMS Trinidad)服役,但艦艇被一枚由德軍U型潛艇所發射魚雷所擊中,油缸爆裂。由於樂手平日都是身處艦艇的底層,這次襲擊令他不少同伴都溺斃於燃料中,他在將近浸溺前才得以獲救,且是最後一名獲救者。 [2]長時間生活在密不見天的船艙和經歷這件事,令他患上了「砲彈休克症」的嚴重心理創傷。戰後,勞埃德在妻子的安排下,在瑞士的一間療養院中作進一步康復治療。在瑞士的生活,他以種植康乃馨菇類等維生,同時亦恢復創作。他的《第4號交響曲》(1945年)及《第5號交響曲》(1947年)都是在瑞士完成的。其中《第4號交響曲》是他12首交響曲中最長的一首,演奏時間需時65分鐘。他這樣形容《第4號交響曲》中的第1樂章:

另一方面,《第5號交響曲》卻充滿陽光和生氣,因此被認為是他慢慢走出了心理創傷的佐證。1948年,勞埃德正式退伍。

參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外部連結

注釋

  1. Allan Kozinn (1998-07-10). "George Lloyd, 85, British Symphonic Compos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ew York Times. 21-8-2012 查閱。
  2. Max Arthur, Lost Voices of the Royal Navy. Hodder (ISBN 978-0340838143), 2005.
  3. 勞埃德《第4號交響曲》解說。選自by Paul Conway: The Symphony of George Lloyd。23-8-2012 查閱。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