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龙仁
喜龙仁(瑞典语:;1879年4月6日—1966年6月26日),瑞典艺术史学家,学术领域包含18世纪的瑞典艺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艺术以及中国艺术。
喜龙仁 | |
---|---|
![]() | |
原文名 | |
出生 | ![]() | 1879年4月6日
逝世 | 1966年6月26日![]() | (87岁)
国籍 | ![]() |
奖项 | 查尔斯·朗·弗瑞尔奖章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艺术史 |
生平
1879年出生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1908至1923年间任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艺术历史及理论教授,[1][2]1926至1944年间担任瑞典国立博物馆绘画及雕塑管理员。[3]1956年获颁为艺术史专业设立的查尔斯·朗·弗瑞尔奖章。[4]1966年逝世于斯德哥尔摩,享年87岁。此外,他也是神智学会的早期成员之一。[5]
在中国艺术研究方面,着有《中国雕刻》、《中国花园》、《中国与18世纪的欧洲园林》等。此外,1921年,喜龙仁到访中国,经北洋政府准许,对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进行两年考察测量后,于1924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了《北京的城墙与城门》。[6]他亦是研究中国绘画的外国先驱之一,其著作《中国画论:翻译与评述》、《晚期中国绘画史》以及分为七册的《中国绘画:大师与法则》都属于划时代巨作,为下一代学者如高居翰等奠下基础。[7]
汉化名
根据一份中华民国18年8月10日的内政部指令, 的汉化名为「喜龙仁」,但现时常有被误作「喜仁龙」。1985年,北京燕山出版社首次发行了《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之中译本,作者名字被误译为「奥斯伍尔德·喜仁龙」。从此以讹传讹,连葛兆光和石守谦等知名历史、艺术学家也不加深究而随大流称其为「喜仁龙」。[8]
参考数据
- Johansson, Britt-Inger (编). . . Stockholm: Raster förlag. 2000: pp. 248–251. ISBN 9789187214981 (瑞典语).
- Törmä, Minna. . (PDF).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3-08-01: p. 1 [2020-05-20]. ISBN 978988813984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0) (英语).
- . sok.riksarkivet.se.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瑞典语).
- . Washington, D.C.: Freer Gallery of Art. 1956-02-25: p. 7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英语).
- . theosophy.world.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英语).
- 高天韵. . epochtimes.com. 2018-11-09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中文(繁体)).
- . artouch.com. 2016-09-21 [2020-05-20] (中文(繁体)).
- 叶公平. . luoow.com. 2019-03-20 [2020-05-20] (中文(繁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