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德桥

启德桥英语:),是香港桥梁之一,属于行车道路启德桥道英语:)的一部分[2];前身为启德机场最后期加建、上跨启德明渠进口道的「启德第三滑行道」(英语:),于1993年8月15日建成激活[1],机场关闭后曾一度荒废,至2013年东半部改建后,成为行人、车辆两用桥,而另一半桥面亦在2015-2019年间改建。在承丰道承启道连接路段通车前,启德桥是接驳市区与启德邮轮码头的唯一信道。

启德桥
Kai Tak Bridge
启德桥(2020年12月)
22°18′57″N 114°12′25″E
跨越启德明渠进口道
地点九龙城区香港儿童医院
上游桥梁启德隧道东面入口
设计参数
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
全长225米
历史
开工日1992年
开通日1993年8月15日(滑行道)
2013年5月18日(车路)
统计
通行费免费
地图

原名启德桥、启德第三滑行道桥[1]
命名缘由命名:2021年6月25日宪报第3897号政府公告
命名日期2021年6月25日
道路长度0.41(0.25英里)
车速限制50公里每小时
双线双程
地点香港九龙九龙城区启德
起点承丰道
终点承昌道
建造
通车2013年5月18日

历史

由于原启德机场的航班升降量一直增加,为了在新机场激活前应付客、货运需求,政府在1991年清拆靠近九龙湾启福临时房屋区,以兴建南停机坪,同时兴建第三滑行道桥,以接驳机场既有的滑行道。当中,此桥于1992年动工,翌年8月15日交付及投入运作;整项工程由香港宝嘉建筑(时称法国宝嘉建筑)承建[3],总价1.05亿港元。

在1998年7月6日启德机场关闭后,第三滑行道桥连同机场一并被荒废。及后,在跑道末端的临时高尔夫球场仍在使用的时候,此桥曾一度成为高球场的临时出入信道。而在启德邮轮码头于2010年开始兴建后,政府开始改建此桥东半部分为行人、车辆两用桥梁,并连同临时的承丰道成为码头的出入信道,重命名为「启德桥」。整项改建工程耗资5.4亿港元,于2012年9月完工[4],并于2013年5月18日通车[5]

及后,为配合跑道住宅区的开发,政府亦在2015年初将启德桥西半部分改建,已在2019年尾完成,并随着永久的承丰道建成,在同年12月30日起激活。因此,此桥由单线双程行车,改为双线双程行车[6],同时启德桥的引道亦略作延伸,全段于2021年6月正式获刊宪命名为「启德桥道」。

建筑

启德桥由六组桥墩支撑,其承重量可达两架波音747型客机的重量。而在改建前,由于桥面仅供飞机及地勤车辆使用,故并无安装护栏,亦无预留管线通过的条件。在启德桥的改建工程中,供人车使用的桥面被加高,以提供空间予启德发展区区域供冷系统[7]及其他公用管线通过,并提供一条符合安全标准的道路;但最后仅后两项工程完成,而供冷系统在更改走线后未有使用预留空间[8]。道路两端连驳九龙湾承昌道承丰道,在承丰道北端局部通车前,为进出邮轮码头的唯一信道。

参考数据

  1. . No. October 1993. 香港工程师学会: 39-44.
  2. (PDF). 香港政府宪报 (报告). 2021-06-25 [2021-09-03]. 389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09).
  3. . [201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4. . [201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5. . [201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6. . [201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7. (PDF).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31).
  8. (PDF).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