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显著性
显著性的强度
商标根据其显著性的强度可以由强至弱分为五类,分别是:
- 臆造商标(fanciful marks)
- 随意商标(arbitrary marks)
- 暗示商标(suggestive marks)
- 描述性商标(descriptive marks)
- 通用名称商标(generic terms)
其中,臆造商标、随意商标、暗示商标被认为是显著性较强的商标(strong mark),一般在注册的时候容易被接受。而描述性商标和通用名称商标被认为是显著性较弱的商标(weak mark),注册时往往容易被拒绝或者需要更多资料来说明其显著性。[3][1][2]
显著性的获得
除了使用显著性较强的商标外,如果能够证明一个显著性较弱的商标获得了“第二含义”(secondary meaning),这个商标也可能被接受。一般第二含义可以通过大量使用,提升知名度等方式获得。[2][4]但如果第二含义逐渐发展,也有可能使某个商标成为通用名称,导致其不再具有显著性。[5]
来源
相關條目
- 馬德里體系
- 專有形容詞
- 商標代理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