唛号
沿革
1976年,为规范普洱茶,云南省茶叶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加大生产普洱熟茶,并决定茶品唛号,普洱紧压茶为四位。第1、2位为该茶的配方研发年份;第3位为茶叶的等级(数字越大茶叶登记越低);第4位为茶厂的编号,其中昆明茶厂为1,勐海茶厂为2,下关茶厂为3。此外散茶唛号为五位,第3、4位为茶的登记[2]。比如7542,其中75代表茶叶配方为1975年研制成功,4标识所用茶青等级为4级,2标识出自勐海茶厂[3]。
1993年,云南省公司开始自行生产茶品,并以进出口公司名义,内飞、大票仍以7581、7542、8582等作为唛号,此时唛号已经不单纯代表厂方与年份,更多是约定俗成的茶品编号配方[4]。
2003年开始,勐海茶厂经营管理不善,其唛号后三码年份、批次标识出现混乱,直至改制为民营企业。也因为后期唛号混乱,很多茶商主张其丧失了“配方”的地位与作用[3]。
参考
- 童云编. .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1-10: 66. ISBN 978-7-5655-0395-5.
- 《一本书认识普洱茶》编写组编著. .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2-07: 165. ISBN 978-7-5506-1403-1.
- 许岸高,许运兴著. .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5-06: 59–60. ISBN 978-7-5171-0585-5.
- 石昆牧著.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12: 122. ISBN 978-7-5117-1777-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